-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本)复习要点
基础知识:
1、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说:“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以歌唱和舞蹈来抒情。
2、古籍中有关原始歌谣诗、乐、舞合一特点的论述:
(1)《尚书·尧典》云:“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2)《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吕氏春秋》: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P.27)。
(2)载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的《弹(dan)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这是一首远古流传下来的猎歌,表现了先民从制造弹弓到打猎的生活情状(P28)。
(3)《礼记·郊特牲》所载,相传为伊耆氏时的祭歌《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是年终蜡祭时的祝词。它表达了初民企图控制或征服自然灾害的愿望(P.28)。
1、对神话的起源有多种解释,如劳动说、巫术说、游戏说、宗教说、进化说等等,比较通行的两种解释是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
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包括十五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三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另有6篇笙诗,仅存诗题,不在305之内。
2、《诗经》的收集和编定。关于《诗经》的收集,汉代学者有“采诗”说,见p.36。另一个渠道是“献诗” 见p.36。关于《诗经》的编定,汉代学者“孔子删诗”的说法难以成立。应是经过周王朝乐官对收集到的诗歌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逐步编定的,非成于一人一时。
3、《诗经》的分类。《诗经》中的诗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各地不同的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4、《诗经》的流传。a 秦以前以儒家传授为主。b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即: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赵人毛苌所传的毛诗。c鲁、齐、韩属今文经,先后于文帝、景帝时立博士学官;毛诗晚出,属古文经,未立学官。d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毛诗遂独行于世,其余三家逐渐消亡,流传至今的即毛诗。
5、《诗经》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社会政治诗、爱情诗、史诗和农事诗几大类。
1、《诗经》中有一些记载民族历史,歌颂祖先功勋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周人的五篇史诗,即《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歌颂周先王领导人民兴建周邦的历史功绩,是它们的主要内容(p.45)。
2、《诗经》中还有一些有关农事活动的歌咏,这些诗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周人农业生活的情状,如:《七月》、《芣苢》、《十亩之间》等。
1、《尚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它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今文尚书》二十九篇,是汉初经师伏生所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古文尚书》用古文字写定,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这十六篇后来都亡逸了。伪《古文尚书》,今存于《十三经注疏》的《古文尚书》有五十八篇,其中的三十三篇与汉代传本大抵相同,另外二十五篇都是东晋人的伪作。
2、《逸周书》,本名《周书》,自东晋郭璞始称《逸周书》,它被古人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
3、《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孔子修订,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它也是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4、《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作者应是战国初期或稍后的人(P57—58)。
5、《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事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1000--前440),以记言为主,故称《国浯》。
6、《战国策》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战国策》原有多种名称,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成三十三篇,定为现名。
1、一般认为,老子的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而稍早,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据说是老子所作。
2、《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兼记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汉代,《论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本子:《齐论语》、《鲁论语》和《古论语》。今天看到的是《鲁论语》。
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4、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5、孟子,名轲,邹人。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他们开拓的儒家思想传统,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历史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6、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与孟子同时而稍后。《史记》本传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