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沧州市黄河路改造提升工程跨京沪铁路
承台基坑支护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2、工程地质情况 2
3、水文地质特征 2
4、支护结构设计 2
5、施工监测 4
5.1基坑监测 4
5.2铁路施工监测 5
6、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6
6.1工艺流程图 6
6.2灌注桩施工 6
6.3止水帷幕施工 8
6.4工作坑降水 10
6.5基坑开挖 11
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2
7.1临近既有线安全措施(人员与机械) 12
9、环境保护 13
10、抢险应急预案 13
11、附件:计算书 15
1、工程概况
沧州市黄河路高架桥为沧州市黄河路改造提升工程中的主线桥梁,桥梁起始桩号zxK9+522.78,终止桩号zxK11+354.52,桥梁延既有黄河路走向,自西向东跨越京沪铁路,桥梁平面位于直线段上,主线桥梁与京沪铁路相交于K10+522.5,铁路里程为K254+769,相交角度为83.2度,桥梁下部结构采用门架墩,铁路两侧的墩号为30-31#墩,承台尺寸为5.2*8.2m,承台开挖深度为6.5m,为确保基坑开挖边坡的稳定性,采用混凝土灌注桩进行防护。
承台与既有线之间的关系:
30、31#永久墩承台边缘距京沪铁路路轨中心最小距离11.65m,距离回流线最小距离为6.07m,距离铁路光缆线最小距离为6.97m.
2、工程地质情况
勘察范围内,除地表层填土外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冲湖积相沉积物,场地地层构成自上而下描述如下:①素填土(层厚0.9-2.7m)、②粉质黏土(层厚1.2-2m)、③粉土(层厚0.9-4.8m)、④粉质黏土(层厚约50m)、⑤粉土(层厚1.2-4.2m)、⑥粉质黏土(层厚2.7-7.7m)、⑦粉土(层厚0.9-5.4m)、⑧粉质黏土(层厚1.6-4.7m)、⑨粉砂(层厚0.4-8m)、⑩粉质黏土(层厚约28m)。
3、水文地质特征
勘测深度范围内为第四系孔隙水。测得地下稳定水位埋深0.6m,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4、支护结构设计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范围的土层主要为填土和粉质黏土及粉土,基坑深度较大,采用混凝土灌注桩进行防护。
4.1灌注桩:支护桩桩径1.2米,桩长23米,间距1.4米布置,混凝土标号为C30,灌注桩桩中心距离承台边为150cm,承台工作面为1m,桩顶为混凝土冠梁,桩身深入冠梁15cm,桩身主筋埋入冠梁0.8m,灌注桩主筋为HRB335φ28,每个桩24根,长为23.5m,加强筋为HRB335φ28,间距2m,箍筋为HPB235φ10,详见下图。
4.2冠梁:冠梁截面为1.2×1.4m,混凝土标号均为C30,纵向主筋为φ25,钢筋型号为HRB400,钢筋间距为15cm,箍筋为HPB235φ10,间距20cm,混凝土标号为C30。
4.3止水帷幕: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固在基坑四周布置三排止水帷幕,第一排距离灌注桩中心为1.3m,第二排在第一排外侧40cm,两排桩成梅花形布置,桩径为60cm,桩间距为40cm,桩长为15m。
4.5降水井:在每个基坑内设置2口降水井。
4.6混凝土垫层:开挖完成后基坑底部铺设C20混凝土垫层,垫层混凝土厚20cm。
结构计算详见附件。
基坑防护立面图
灌注桩钢筋图
5、施工监测
5.1基坑监测
(1)基坑及周围环境的监测点
基坑每侧冠梁上设置2个观测点。
(2)检测与测试的控制要求和报警值
①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不得大于基坑深度的0.5%,变化速率:4mm/d。
②围护结构顶部垂直位移:不得大于基坑深度的0.3%,变化速率:3mm/d。
③深层水平位移:不得大于基坑深度的0.6%,变化速率:4mm/d。
④地下水位:1m,变化速率:0.5m/d。
⑤地表沉降监测:50mm,变化速率:4mm/d。
⑥各监控数据报警值,为限值值的70%。
(3)监测频率
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施工全过程。
基坑开挖施工前进行3次观测,观测值作为初始值。
基坑开挖至回填完成,这段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周围环境位移变形较大或基坑出现险情时,加密观测。
观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
(4)监测精度
水平位移精度要求1.5mm,垂直位移精度要求0.5mm,地下水位精度要求±1cm。
5.2铁路施工监测
(1)监测范围:基坑施工范围和其两端再外放10米。,
(2)监测对象和监测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酿酒酵母培养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的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和方法.docx VIP
-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事业.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赵映诚12第十二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3333KB).ppt VIP
- 矿用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VIP
- NC6相对NC5给客户带来的新价值.pptx VIP
- 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届高中英语外研版高考复习课件:The world of science.ppt VIP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