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发发总结之咏人诗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 1、客观人物形象 《诗经·氓》中的氓、女 2、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既有客观人物形象,又有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有客观人物形象:少年英雄周瑜----英姿勃发,少年得志 有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鬓发斑白却功业无成 通过两者对比,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 二、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根据已有知识、诗中内容、小序、注释) 2、鉴赏依据—— (1)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3)情节 3、鉴赏角度—— 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 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三、课堂实例 【一】 好事近 渔父词 (宋)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①活计:生计,谋生的手段。 我摇着头走出尘世,隐居山林。从此,醒与醉更加没有时间的界限。平时劳动时,我穿着绿蓑衣,戴着青色斗笠,已经习惯了披着霜露、迎着风雪。宁静的夜晚,我坐在江边垂钓,没有风,垂钓的丝线浮在水面上显得很悠闲。江面上下都有一轮新月,千里之外,水天一色,抬起头,看见一只大雁在月下忽明忽暗。 ⑴这首词的上阕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渔父形象?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分)(分析形象) ? (1)“摇首出红尘” (翻译……)示其超脱(潇洒) “醒醉更无时节” (翻译……)示其疏放(放纵不羁) “惯披霜冲雪” (翻译……)示其勇毅 [分述2分,任选两处分析即可 ] 上阕表现出的是一个无拘无束、潇洒率性的渔父形象。 [综合1分。 ] (2)“晚来”二句,写夜色降临,微风不起,垂钓的丝线平静悠闲,天上和水中是同一钩新月(1分)。 [解说句意 ,1分] 词人写了“新月”及水面的清澈明净,呈现出清新淡雅宁静的意境(1分)。词人表面写“风定”与“丝闲”,内在里是写“心定”与“人闲” ,表现人内心的清新通透、闲适安详(1分)。 [结合作品简析意境、心境,2分] 作者所描绘的意境 与词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和谐一致(1分)。 [结论,1分 ] ⑵结合作品简析下阕“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现出的意境。(4分) (简析意境) 【二】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1)下列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塑造了一个饱经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青年形象 B首句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 C第二句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 D第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超人才智 (1)A,由首句“已成翁”可以看出,诗歌塑造的是一个老人形象 (一)(2)“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中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寄托了作者对自己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 (感情1) “落魄”写诗人不得志,“独立”“晚风”写诗人晚年寂寞孤苦,“书斋”“啸”字则写出他的个性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结合2)这两句诗刻画了一位狂放不羁、落魄潦倒的诗人形象。 (总结1) (3)请赏析“闲抛闲掷野藤中”两个“闲”字的表达效果。(3分) 两个“闲”字运用双关,表面写画中的葡萄无人在意,葡萄图无人赏识,实际表现了诗人无人赏识,壮志未酬(解说双关的运用,2),表现了诗人激愤、苦痛和狂傲的情感。(情感1) 课后练习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①在油幢②,戎韬总制③,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④,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注:①人:指张路分。②油幢:油幕军帐。③戎韬总制:按兵法统御万马千军。④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是出将才之处。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的前三句从听觉角度描写演习开始前和开始时的景况,表现了演习规模之大,军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952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