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衬砌结构的计算模型
隧道工程建筑物是埋置于地层中的结构物,它的受力和变形与围岩密切相关,支护结构与围岩作为一个统一的受力体系相互约束,共同工作。这种共同作用正是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的主要区别。根据本工程浅埋及松散地层的特点,使用阶段结构安全性检算采用“荷载—结构”模式,即将支护和围岩分开考虑,支护结构是承载主体,围岩作为荷载的来源和支护结构的弹性支承。支护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弹性支承对支护结构施加约束来实现的。
计算模型中,二衬结构采用弹性平面梁单元模拟,弹性抗力以及隧底地基均采用弹簧单元模拟。组合荷载根据不同作用方向分别转换成等效节点力施加在相应的单元结点上。具体计算模型见图1。
二、荷载计算
围岩压力计算参照课本中有关我国铁路隧道推荐的方法进行确定(双线隧道)或参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深浅埋分别计算。
三、配筋计算
结构强度检算和配筋计算应按照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方法进行。
四、ANSYS操作过程
1、更改路径和工作名
2、进入前处理模块(preprocessor)
(1)定义单元类型element type
(2)定义实常数real constant
(3)定义材料参数material props
(4)定义梁的截面特性sections
(5)进入modeling进行建模,生成几何模型
(6)进行网格划分meshing
a)给几何模型赋属性
meshingmesh attributepicked lines
(7)施加弹性约束
ModelCreatpiping modelsspring support
定义弹性抗力系数K和距离所选结构节点的相对距离DX, DY, DZ。
3、进入求解器solution
(1)定义分析类型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static
(2)定义荷载define loads
(3)设置荷载添加形式settingreplace vs addforce,按如下图示设置
(4)施加等效节点力
define loadsapplyforce(编程实现)
(5)施加重力
define loadsapplyinertiagravityglobal
(6)求解计算
Solvecurrent LS
4、后处理(general postproc)
(1)读入结果
Read resultslast set
(2)查看变形图,(plot resultsdeformed shape)检查弹簧约束范围是否正确(所有弹簧均应受压,即处于抗力区)否则添加或删除弹簧单元,重新计算。
(3)定义单元表
Element tabledefine table,出现对话框后点击add按钮,出现下列对话框:
选择by sequence num 并在右下角SMISC,后分别键入数字“6”后点击apply按钮。重复上述操作并分别键入数字“12”和“1”和,点击OK,完成弯矩和轴力的定义。
(4)查看内力图
plot resultscontour plotline elem res,查看弯矩云图
查看轴力图
(5)存储显示图形
Plotctrlscapture image,将文件另存即可。
(6)列表显示计算结果
List resultselem table data
出现对话框,选择单元表定义的内容,点击ok。
然后将文件另存即可。
附注:加载程序示意
1.均布荷载
(1)y方向荷载施加
*do, i, 1, 10
a=q*(nx(i)-nx(i+1))/2
f, i, fy, a
*enddo
(2)x方向荷载施加
*do, i, 1, 10
a=q*(ny(i)-ny(i+1))/2
f, i, fx, a
*enddo
2.梯形荷载
*set,shuxiang,292608.9
*set,shangce,78149.5
*set,xiace,127057.6
!竖向荷载
*do,i,5,18
a=-shuxiang*0.5*abs(nx(i)-nx(i+1))
f,i+1,fy,a
f,i,fy,a
*enddo
!左水平荷载(11.82为梯形的高度)
*do,i,3,11
a=abs(ny(i)-ny(12))*(xiace-shangce)/11.82+shangce
b=abs(ny(i+1)-ny(12))*(xiace-shangce)/11.82+shangce
f,i+1,fx,(a/6+b/3)*abs(ny(i)-ny(i+1))
f,i,fx,(a/3+b/6)*abs(ny(i)-ny(i+1))
*enddo
*do,i,22,26
a=abs(ny(i)-ny(12))*(xiace-shangce)/11.82+shangc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