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传说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的传说(一) 清朝时,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尚不十分丰富,他们甚至还不知道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更不知道沱沱河-通天河与长江间有什么渊源,事实上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大多数人还错误地以为,长江的正源是青海境内的那曲,而在1856年的时候,不论中国人或外国人,“大清朝”人或“天朝”人,都普遍把岷江当作长江的正源,所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在那个年代,是默认为一位四川人对一位江苏人的遥遥思念的。 尽管如此,任何一个关注中国命运的人,都不可能将这条中国第一大河流置之度外。 对于远在北京的清朝和咸丰皇帝而言,长江流域关乎国家财政的稳定,甚至国家的运数。 早在唐代,江南就已取代关中、河南,成为中央政府的主要财政和粮食来源,曾担任要职的著名文学家韩愈说“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即90%),语虽夸张,却凸显了江南对全国经济的重要意义。唐德宗李适贞元年间,由于藩镇割据,坐困关中的唐朝君臣无时不刻惴惴不安,惟恐缺饷缺粮的禁军再度哗变,当大批江南漕米沿着运河-黄河水道运抵陕州的消息传出,一向沉稳的李适竟狂喜失态,抱住太子的头高呼“吾父子得生”,当时因为江南的米粮、财赋无法运进长安,皇宫里居然连酒都找不到(酿酒需用的米也来自江南),有记载称,唐代宗李豫在位期间,全国每年租赋收入约为1200万缗,其中来自江南的竟占逾50%。 宋室南渡和北方连年战乱,令长江流域在全国财政方面的地位更形突出,到了清代康雍乾三世,已形成“天下哺给,仰赖东南半壁”的格局。顺治十二年武状元、江苏吴县人于国柱在康熙廿二年为《江南通志》作序,称“国家……分省一十有四,而江南最为重地……国之大计,以财用为根本,而江南田赋之供,当天下十之三,漕糈当天下十之五,又益以江淮之盐荚,关河之征榷,是以一省当九州之半未已也”。 由于清朝以少数民族而入主中原,为恐汉人造反,不得不在京师屯驻大军,仅八旗京营总兵力就达十三万三千八百三十八人(魏源《圣武记》),加上绿营巡捕五营一万人,京城常备兵总数近十五万,连同官员、差役、商人,形成庞大的消费群体。 不仅如此,除东三省外,清朝驻防全国各地的八旗官兵,按定制都算“出差”性质,其家属则领取圈占的“旗地”,集中居住在北京城及近畿,加上驻京八旗官兵、官员家属,人数已逾数百万口,这些人同样是清朝的“国家根本”,需要官方耗费钱粮豢养。 上述庞大开支,绝大多数仰赖长江沿线的供应,因此清朝对长江一直投入极大关注。八旗是清朝最倚重的“自己人”,采用集中驻防,居中驭外的布防形式,京师以外,仅扼守最重要的据点,而这些据点又以长江、或连接长江与京师的运河沿线最为密集。据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钦定中枢政考》记载,当年京畿、东北以外,全国驻防八旗总兵力为十二万七千四百四十三人,其中沿江布防的有成都(将军,二千三百七十六人)、荆州(将军,六千四百六十人)、江宁(即南京,将军,四千五百四十六人)、京口(即镇江,副都统,一千六百四十四人),沿运河布防的有乍浦(副都统,一千六百五十人)、青州(副都统,一千八百八十人)、德州(城守尉,五百五十人),总数达一万九千一百零六人,占了近10%,考虑到长江、运河沿线几乎都是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的内地,如此高的八旗兵部署密度,足见清廷对长江财赋的重视。 八旗以外的行政体系,对长江的重视程度更异乎寻常。沿江自西向东,有三总督(四川总督驻成都,湖广总督驻武昌,两江总督驻江宁,当时清朝统辖地方行政的总督总共只有八位)、三巡抚(湖北巡抚驻武昌,安徽巡抚驻安庆,江苏巡抚驻苏州,其中江苏巡抚还特辖江宁、苏州两位布政使,其余各省都只有一位),而全部三位河道总督(南河驻江苏淮安清江浦、东河驻山东济宁,北河由直隶总督兼)和一位漕运总督(驻江苏淮安),也全部分布在运河一线,其主要职责,实际上就是维系长江-京师生命线的稳定与畅通。 不过1856年初,这条长江生命线连同运河这条脐带,对清廷而言却显得不那么通畅。 曾经被小刀会占据十八个月的上海县城,此时已被清朝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所收复,“长江尾”算是勉强被打通,但上海县城之外,英、法两国却趁火打劫,建立了两块租界地的雏形,在未来几十年里,这些原本的城外“烂泥浜”,将发展成整个远东最繁华的城市,而上海县城却会凋敝落魄,甚至县城的“上级单位”——松江府、当时长江流域最富庶的商业都市苏州府,也都会因之衰落下去。 沿江口上溯,很快就会进入“长毛”大炮的射界。1856年初,太平天国在长江沿线所控制的要点并不多,由上游而下,主要为瓜洲-镇江、南京、东西梁山、安庆、九江-湖口和武昌,而这些要点间的大多数江段,则被清朝水师所控制,如武昌和九江之间的金口,有湖北巡抚胡林翼所率领的湘军水师主力,附近的新堤更设有水师船厂,安庆和南京间的芜湖和三山矶,有绿营水师吴全美部“红单船”(原为广东商船,因入广州港贸易需要领取海关“红单”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