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语文的行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守望语文的行者“生命因耕耘而芬芳,因奋斗而美丽,因追寻而收获。”这是重庆市著名特级教师,我的导师王小毅老师送给我的一句话。每每品味,感慨颇多,与导师相知相处的点滴往事也涌上心头。觉者善读2006年仲春一个明媚的午后,我在朋友的聚会上第一次见到王小毅老师。当时他刚调到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任教研员,已是名满渝州的特级教师,因为之前拜读过他很多文章,我带着满满的仰慕仔细打量着―― 一件褐色的薄呢大衣,青灰围巾轻轻搭在胸前,宽边眼镜下一双深邃的眼睛透着睿智,显得非常儒雅。记得那天,我鼓起勇气和他交谈了几句,没想到第二次见面时,王老师就亲切地喊出了我的名字,并邀请我和他参与一个话题的讨论。那份平易近人让我非常感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向王老师多多请教,在教学岗位上做出点成绩来。2012年,我如愿成为了王小毅老师的弟子,得以进入他的工作室学习。记得开班的第一天,他就将一本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当作礼物送给我们。他指着扉页上自己亲笔题写的“阅读使人高贵”几个字深情地说:于教师而言,书房连着课堂。在书的世界沉浸过的人,会有一种沉静深厚的独特气质,你会感觉到他内心的深沉和豁达,高贵和优雅……的确,在重庆小语界,王老师爱读书是出了名的。记得有一次,我到他家里去,走进他的书房,杜威、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于漪、魏书生、钱理群、王尚文、吴忠豪……一位位名家大师的著作堆积如山。他兴奋地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告诉我,为了系统学习阅读教学理论,他刚托人在大学图书馆查阅复印了大量的第一手理论资料,这几天正在潜心钻研。我迫不及待地翻阅着,但见资料里到处都是细致的勾画和用心的批注。突然间,我觉得非常惭愧,因为自己平时最怕的就是读专业书籍,总觉得理论的东西太艰深,现在才明白是惰性在作怪,我的勤奋,不及师父万分之一。从那天起,我也开始用“啃”的办法,一头栽进专业书籍的海洋之中。师父常用韩愈《进学解》中的一句话“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来指导我阅读的方法。他还鼓励我撰写读书笔记,并要求我将平时教学中的点滴感悟转化为一篇篇教学论文。而年逾不惑的他,更是身先士卒,日诵万字,下笔千言。仅仅2012年~2014年两年间,师父就在《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国内核心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四篇,其中两篇还被收录进人大复印资料中。在师父的指点下,我的多篇教学论文也多次荣获重庆市课改论文一等奖,部分文章也陆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智者不惑王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想课上得好,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修炼自身涵养,其次要坚守教育信念,再次需提炼教学主张,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以上几点中最重要的,是在宏阔的课程视野下,提炼出自己的教学主张。2008年,王老师开始主研重庆市重点规划课题《小学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探寻生本、生长、生成、生态课堂。他带领我们学习从“为教”走向“为学”的教学理念,探索从“线性”走向“板块”的教学设计,摸索从“有痕”走向“无痕”的教学策略,感受从“问答”走向“对话”的教学状态,调控从“无机”走向“有机”的课堂教学。在当今浮躁功利的时代,他关注课堂上师生的生命,提出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语文三者生命之间的对话。2011年版新课标颁布以后,他又把目光敏锐地聚焦到语言文字运用上,着力引导一线教师解决课堂上“教什么”的问题。他指出:“教学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是形式的解析,而言语形式的理解揣摩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2013年,我荣幸地参与到他主持的重庆市重点规划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研究》当中,并和工作室的其他学员一起,以不同文体的文章为载体,踏上了精读文、自选文、选读文的实践探索之路。多年的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使得王老师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无论什么文体的课文,一经他手,必能很快聚焦到教学目标,找到最具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2014年4月,我接到国培赛课任务,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间紧,任务重,情急之下,我找到师父。他二话不说,和我共同备课。面对我的困惑,他循循善诱――回忆性散文一般隐含着两个“我”,课最后三个自然段作者由回忆童年转入怀念童年,显然大有深意。这也正是这篇散文有别于其他散文的地方。我们阅读一篇文章,除了把握文体特征,找到“这一类”篇目的教学共性外,还应该分析文本特征,教出“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个性来……经他这样一点拨,我恍然大悟,最终确立了“对比阅读,学习作者在叙事基础上直接抒情的方法,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这一教学目标。后来,这节课荣获了重庆市国培学员赛课一等奖。仁者博爱王老师的学术魅力让人钦佩不已,他的人格魅力也堪称楷模。他为人处事低调严谨,质朴真诚。那是一种丰富的简洁,深刻的平淡,自信的谦逊。对待师长,他恭敬有礼,常怀感恩;对待同仁,他坦荡无私,热情相助;对待学员,他和蔼可亲,殷切鼓励……他常说,“一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