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宪法学 (必修课) 导 言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宪法与宪法学: 2、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相关问题(1)宪法的调整对象:P2-3; (2)关于宪法性法律,参见第116页、第118页,第439-440页; 3、宪法学的研究范围: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第一节 宪法的释义 一、宪法词义的演变 (一)在西方 1、constitutio---组织 ,构造,建立 2、在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认为: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权限的法律。 3、中世纪 “宪法”则是用来表示教会和封建主特权以及其与国家关系的法律,如1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 4、18世纪的美国 宪法是实现有限政府的工具 二、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确立国家权力的实现方式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国家根本法。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 一、分类的意义 二、分类的标准 实质上的分类 形式上的分类 三、形式上的几种宪法分类 (一)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以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为划分标准 评价:结构上、适应性上 (二)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以是否具有严格修改程序为划分标准 评价:稳定性上 四、实质上的分类: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 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分类 以不同类型的经济基础为划分标准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 一、英国宪法的产生 经济方面: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进一步的发展却受到封建专制的阻碍。 思想方面:当时的君主鼓吹君权神授,遭到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反对,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议会至上的思想。 1640年终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革命胜利后,先后制定了三部宪法性法律,标志着英国宪法的诞生。 二、美国宪法的产生 经济上,本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英国殖民者的阻碍。 思想上,流行洛克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 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后,资产阶级领导的独立战争爆发,1783年获得 了胜利。 1787年制定了美国联邦宪法。 三、法国宪法的产生 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思想上流行着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君主立宪政体和共和制政体的学说。 178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制定了1791年宪法。 四、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 (一)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二)都有强烈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 (三)都有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五、宪法的发展趋势 以1918年为界,分为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 近代宪法:确立主权在民原则,制约国家权力的运作,保护公民的自由权利 现代宪法:(1)公民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除了原来宪法中规定的传统的财产权、自由权、参政权和平等权之外,还规定 了较为广泛的受益权(2)权力分立的削弱,加强了权力的协作和行政权的扩大(3)司法审查制度的普及(4)在宪法中更重视国际关系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 可分为三类宪法: 一是晚清皇帝,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所炮制的伪宪法: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第二类是指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制定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即1912.3.11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类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革命根据地的一些宪法性文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和《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1949年的《共同纲领》 1、产生的背景: 政治上,社会秩序还不够稳定;经济上,处于一种崩溃的局面;实践上,没有大规模选举经验。 2、 内容:分为总纲、政权机构、军事 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七章,总计60条,7000余字。 3、评价:采取了过渡措施与奋斗目标相结合的方式,确立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五四宪法 1、产生的背景:政治局面比较稳定,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 ,1953年颁布了《选举法》,基层选举工作按该法来操作,积累了一定的选举经验,《共同纲领》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2、制定的过程: 1953年1月13日,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6月11日,宪法起草委员表决通过,并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提交了宪法草案,6月16日向社会公布了宪法草案,开始全民讨论。到9月11日,根据人民的意见作了修改,最终出台了1954年宪法。 三、七五宪法 1、背景:文化大革命后,国内一片混乱。党的九大的召开,确立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中心指导思想。 2、内容:仍然是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3、对宪政的影响:修宪形式和修宪内容两个方面。 四、七八宪法 1、背景:76年几位重要领导人的相继去世,77年党的十一大的召开。 2、内容:由序言,四章组成,大体恢复了54年对国家机关的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