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苯的性质探究实验”的改进.doc

关于“苯的性质探究实验”的改进.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苯的性质探究实验”的改进【摘 要】苏教版系列教材提倡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同学们展开思维,引领同学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乐趣。在绿色实验、微型实验、生活实验等思维模式的启迪下,对教材中的演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关键词】苯的性质探究实验改进;微型实验;绿色实验;医用小药瓶;注射器;饮料瓶一、为什么进行改进?改进的目的是什么现行的苏教版必修2教材中,提倡学生对苯的性质进行探究,从而归纳得出苯的结构中不存在“C=C”双键这个事实。可是苯极易挥发,有剧毒,所以,教材安排的是教师演示实验,若每位学生都按课本要求去取用苯,进行苯的燃烧,苯与溴水,高锰酸钾反应等实验,教室里将弥漫浓烈的苯的气味,而且,苯的燃烧将产生大量的黑色絮状物。这写情况对教室环境,学生健康都会有影响,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精神。如何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而又不伤害健康呢?偶尔,在医务室看到一些废弃的小药瓶,注射器,我的灵感产生了,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充分考虑实验的密封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并注重对废弃器物的重新利用,使实验生活化、微型化,充满了趣味性。二、实验装置的设计根据课本探究目标,设计了关于苯水中的溶解性探究、苯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苯的燃烧两套装置:装置1:小药瓶+医用一次性注射器+软木塞(橡皮塞) (如图1),该装置用于探究苯在水的溶解性、苯能否让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注射器密封效果好,增加实验的可操作性。装置2:大饮料瓶+瓶盖+点火器(如图2),该装置用于苯的燃烧实验。该实验可以有效防止苯的挥发、苯燃烧污染和控制时间控制等问题。三、实验准备1.洗净废弃小药瓶和注射器、饮料瓶,晾干。准备好长柄点火器。2.分12个实验小组,配好36套装置1,12套装置2。3.实验前,另用玻璃注射器(不能用一次性注射器)取2ml左右的苯注入小药瓶中,然后,塞上软木塞(若用橡皮塞,一定要在实验前不长时间内准备,因为苯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如图1备用。每组3套。4.将准备好的12个带有塑料盖子的饮料瓶在侧面打开一个可自由开关的门(可控制燃烧时间),在瓶底放一个瓶盖用于盛苯液(可用胶粘上)。四、学生分组探究引导同学们得出认识物质一般规律即从物性到化学性质,提出苯可能具有物性、化学性质,然后设计方案,研究问题。请同学们从认识苯开始探究实验!教师在同学们的思维基础上给出最佳实验方案。提醒同学按要求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用注射器时,针头留在胶塞上,取下注释器吸水注意量的关系。分组实验1:苯在水中的溶解性操作:观察医用小药瓶中苯(2ml)的颜色与状态。然后,用注射器注入4ml蒸馏水,振荡后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得出结论:苯与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小。分组实验2:探究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液、溴水的反应情况操作:用注射器向两支已装有2ml苯的小药瓶中分别注射0.5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1ml溴水,振荡后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并作出解释。结论: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溴水褪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互不相溶,所以,上层为无色苯层,下层为紫红色高锰酸钾。――不具有很强的还原性②因为溴水中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被萃取到上层苯层,(强调:萃取是物理过程)所以,苯层为橙红色。下层水层为无色。(首先要判断出水层和苯层)――与溴单质不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得出苯分子中不存在双键或碳碳三键这个探究结论。分组实验3:苯在空气中燃烧操作:先用玻棒蘸取苯,伸入饮料瓶中,后用点火器点燃。观察实验现象。本实验可以从推断现象有大量黑烟入手,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含碳量高的烃燃烧越不充分,黑烟越多。同学们能以探究苯的反应事实为依据,归纳出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从而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这就是这次实验改进的最大收获。五、结束语本次实验改进不仅充分利用生活中废弃物,让实验充满趣味;而且利用注射器密封效果好的优点,有效防止苯的挥发和对人体的伤害。巧妙地运用注射器,在实验探究中会更加得心应手。总的来说,这次实验成功地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学生充分进行了小组合作,加强动手体验;获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感受到了绿色实验无污染,易操作的优点;实现实验的普及化、微型化、绿色化。【参考文献】[1]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5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化学(选修).第2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张佩丽,饶震红.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绿色化”和“微型化”.实验室科学,2007年第3期4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