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抗肿瘤研究摘要:肿瘤仍是当今世界危及人类生命的一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近年来,由于分子肿瘤学和分子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加速了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目前,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仍是医务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趋势,特别对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生物标志物在抗肿瘤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本文综述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在不同肿瘤的关系及表达情况。关键词:甘草素;异甘草素;抗肿瘤1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功能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为依赖于异甘草素的细胞表面黏附分子,是细胞间黏连(adherens junction,AJ)的主要结构成分。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的主要功能:①细胞粘附: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保持上皮结构相互黏合的作用。②细胞分化: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参与神经细胞的选择。③细胞凋亡、增殖和迁移:在很多癌细胞中,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表达的减少或者消失,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标志。④细胞的创伤修复。⑤基因激活及信号传导。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的表达有助于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促进血管的形成,使肿瘤更具侵袭性,更易转移。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尽管分子肿瘤学、分子药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高通量筛选、组合化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应用加速了药物开发进程。近年来,随着对化疗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及药物合成提取技术的提高,许多新的抗肿瘤靶点和与之对应的抗肿瘤药物不断被研究出来并应用于临床。总体上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基本格局:①分子靶向药物提高了部分化疗耐药肿瘤的疗效,在耐受性方面亦有一定优势,与化疗、放疗的联合,以及靶向药物之间的联合,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②疗效、不良反应和预后的预测指标正由临床标志向生物学标志发展;③传统化疗仍在肿瘤的内科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抗肿瘤药物与新的治疗方案、方式共同发展;④基于循证医学的个性化治疗得到重视。2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药物甘草黄酮类活性成分治疗针对肿瘤异常的信号通路,具有高选择性、低毒性和高治疗指数,可长期用药,从而有可能使恶性肿瘤转化为慢性病。分子靶向药物已经成为抗肿瘤新药研发的主要方向,按照来源与制备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2.1甘草察尔酮类药物 根据其结构,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类可以分为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和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其中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能结合到肿瘤细胞,通过直接的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细胞死亡,如Rituximab、Trastuzumab、Alemtuzumab、Cetuximab、Bevacizumab、Panitu-mumab等。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又称免疫偶联物(immunoconjugate),由单抗与攻击肿瘤的成分(化学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生物因子、基因、分化诱导剂、光敏剂、酶等)两部分偶联构成。2.2异甘草素药物 此类药物的研究通常以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酶(蛋白酪氨酸激酶、芳香化酶、拓朴异构酶等)为靶点,筛选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位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小分子化合物。单一激酶靶点的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类药物是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类药物临床应用最早、最成功的例子,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matinibmesylate、Gefitinib和Erlotinib等。但是,单一靶点的小分子类药物治疗范围窄,且易产生耐药性。大多数实体肿瘤都是多靶点、多环节的调控过程,阻断一个受体或靶位不一定能阻断所有细胞信号转导。多激酶靶点药物简化了治疗程序,代表了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新的发展方向。2.3作用于特定分子靶点的天然来源药物 利用特定模型和检测方法进行筛选,从天然来源的样品中发现并分离提纯获得的活性物质。植物产物、微生物产物、海洋生物产物均是筛选发现抗肿瘤新药的丰富资源。从已上市的分子靶向药物来看,主要是前两类,即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化合物,其中单抗类靶向药物常用的有Herceptin(贺赛汀)、Rituximab(美罗华)、IMC-C225(Erbitux)、CTLA-4(Ipilimumab)和Avastin等;异甘草素药物常用的有Glivec(STI571,格列卫)、ZD1839(Iressa)、OSI774(Tarceva)等。除了分子靶向药物本身外,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载体的研究也不断进步,包括脂质体、纳米粒、微乳和聚合物胶囊等。2.4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一般是指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普通生理或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通过对它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进程。生物标志物应包含两个特征,①可客观测量的,②可作为对人体某一过程的评价。按照这一概念,广义来讲,生物标志物可以是解剖学的、组织学的、影像学的、基因的、mRNA的、蛋白质的、代谢物的等等。一般狭义上的生物标志物,多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文规范与写作.ppt
- 二零二四年度大型音乐节主办方与演出乐队演出合同协议范本3篇.docx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3年新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新高考)40抛物线及其性质(解析版).pdf VIP
- ISO 27002 2022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控制.pdf VIP
- 江浙沪皖自驾路线合集(2024.1.7更新)(3).pdf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课文同步正楷练字帖.pdf VIP
- 《肖申克的救赎》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水浒传》章回概括100回本-重点归纳.pdf VIP
- 17中医养生学第十六章因人养生.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