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应用研究.docVIP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应用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血液分析中极其重要的新参数,在临床上多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诊断。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一个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RDW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RDW在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方向的应用价值,分析了RDW在缺铁性贫血、白血病、心衰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观察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且总结了RDW未来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贫血;心血管疾病;白血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血液分析中极其重要的新参数,在临床上多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诊断。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一个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为350多万,占居民总死亡的41%,已成为第一病因[1,2]。近年来,学者们陆数报道指出,RDW与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这引起了RDW在临床应用中的新思考。本文就RDW的传统临床应用及其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基础知识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为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即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常以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这是一项由血液分析仪测量获得的反映周围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液分析仪的红细胞体积直方图导出。红细胞体积均一时,其变异系数较低,反之则其变异系数较高[3,4]。1.1 RDW在贫血形态分类中的应用 1983年由Bessman[5]提出用RDW和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对贫血进行联合检测较传统的形态学贫血分类法能更直接的反映出贫血的原因,同时,其对贫血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7%~100%,83.4%~100%。此外,抗凝剂、检测时间、温度对RDW的影响不大[6],年龄的差异对其的影响也不明显[7],这使得RDW是一个既稳定又廉价的指标,见表1。1.2 RDW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筛选诊断和疗效观察指标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临床分为三个阶段:储铁缺乏期、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缺铁性贫血期。在缺铁性贫血的早期一般可见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红细胞总数可正常。有学者报道,RDW对IDA的诊断灵敏度达95%以上,但特异性不强,因此RDW可作为IDA的筛选指标。同时,RDW可用于IDA和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鉴别指标,此两种贫血虽均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Bassman等[5]的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患者几乎均表现为RDW增高,而轻型β-珠蛋白生产障碍性贫血患者仅12%表现为RDW增高。在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RDW均增高患者中,Aalan等[9]报道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DW值更高,且其均值有统计学意义。在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时,RDW开始表现为增高,随后逐渐将为正常,故在IDA患者的治疗中检测RDW有一定的意义。2 RDW在白血病中的应用张翠玲和孔庆东[10]曾进行过白血病的RDW的研究,在检测59例患者中有86%的RDW值均增高,其中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RDW值增高最大。这一研究结果与Bessman等[5]的研究不一致,这说明对RDW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以阐述RDW在白血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3 RDW在心衰中的的研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在心脏发生病变时,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以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在对北美CHARM的2679例慢性心衰的研究中,Felker等[11]于2007年首先提出,RDW与慢性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独立相关。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研究者对DUCK数据库2140例慢性心衰进行了相同的研究,研究显示结果仍然一致。因此,Felker等认为RDW是慢性心衰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强的独立预测因子。Zsolt 等在对195例慢性心衰的研究显示,RDW伴随心衰的加重而增高,并推测RDW增高可能与心衰期的各种炎症因子、肾脏血流不足等因素有关。研究者认为,这些因素影响了正常红细胞的生成,导致外周血中幼稚红细胞的增多,从而使RDW增高,并提出RDW是慢性心衰发病率的独立预测因子。Van Kimmenade等[12]对205例急性心衰进行研究显示,RDW可独立预测1年急性心衰的死亡率,同时发现,在急性心衰患者中RDW的增高与营养状况、输血史、炎症无明显关系。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NT-proBNP作为公认的急性心衰死亡预测因子与RDW有高度相关性,对急性心衰的预后判断有互补作用。在另一项研究中,Domingo A 通过对628例急性心衰随访中发现,心衰死亡组的RDW明显高于非死亡组。该研究也表明,急性心衰患者只要RDW越高其预后就越差,这与是否贫血无关。因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