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马克·吐温 某一个“愚人节”,有人为了戏弄马克·吐温,在纽约的一家报纸上报道说他死了。结果,马克·吐温的亲戚朋友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吊丧。当他们来到马克·吐温家的时候,只见马克·吐温正在写作。亲戚朋友们先是一惊,接着都齐声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马克·吐温豪无怒色,幽默地说:“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别人事前告知他此 地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如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结果那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 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灭蚊防蚊的工作。 ? 马克·吐温,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也是一位负有盛名的幽默和讽刺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或“美国文坛巨子”. 一生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政论,杂文,游记等,全集共25卷。主要作品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 1.给下列字注音。 成捆( ) 涉( )水 粗糙( ) 滑稽( ) 撰( )文 嘲( )笑 戏谑( ) 刮( )目相看 言简意赅( ) 乳臭( )未干 揪( )了揪 嘲( )讽 趾( )高气扬 猝( )不及防 kǔn shè cāo jī zhuàn cháo xùe guā gāi xiù jiū cháo zhǐ cù 2.积累下列词语。 [粗糙] 不精细,不细致。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猝不及防] 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猝,突然,出乎意料。 [俗不可耐] 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 [言简意赅] 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赅,完备。 [戏谑] 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毫不气馁] 一点也没失掉信心和勇气。气馁,失掉勇气。 [慧眼识珠] 敏锐的眼光识别出珍贵的东西。慧眼,原是佛教用语,指能认识到过去未来的眼力,今泛指敏锐的眼力。珠,珍珠,比喻珍贵的东西。 [吃闭门羹] 文中是“拒绝,没有答应”的意思。 1.马克·吐温在他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哪些事?作者怎样安排这几件事? 2.那些被“我”讽刺的人有何反应? 3.这次尝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讽刺希金斯投河自杀及一家报纸的编辑(详) 2.嘲笑两个知名人士的错误行为(略) 3.挖苦一个新来的外乡人(详) 事件 详 略 得 当 a.刮目相看 b.报纸畅销 a.希金斯离开 b.裁缝动身南方去了 c.两个被嘲讽的人激怒而去 反响 反应 3.“我”讽刺希金斯、知名人士和新来外乡人的原因、想法、过程和内容? 事件 写作原因 想 法 过 程 内 容 撰写希金斯投河报道 发表文章攻击附近一家报纸编辑 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给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P7:希金斯是一家和我们对立的报纸的编辑……镇里人对这事议论纷纷,而希金斯却未觉察到。 这是个好机会,我认为这事非常滑稽可笑,并没有想到这样发表出来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 我煞费苦心地写了一篇关于这件事的详细报道,还画了一组粗糙的插图。 插图中有一幅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涉水过河,一手提灯笼,一手拿一根手杖,试控水的深度。 不仅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而且也由于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 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他每周给报纸写一首新颖的“诗”,表达他的最新感受,我编的那一期就有。 用猝不及防的恶作剧去攻击附近一家报纸的编辑,“看到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由于对这种做法感到满意,我便到处寻找能制胜的对象 标题带有讽刺意味“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 心血来潮 在他诗的下方登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 教材P9:我们发表这样的东西……不要再利用本报专栏。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内容。 第一层(1~3自然段):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第二层(4自然段):撰文嘲笑两名知名人士。 第三层(5自然段):给一个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第二部分(6、7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时间:夏天的一个吉日. 地点:汉尼巴尔周报报社. 人物:“我”,叔父,希金斯,两位知名人士,新来的外乡人. 事件的起因:叔父外出一周,临行前交代“我”编一期周报. 经过:“我”撰文讽刺希金斯投河,嘲笑两个知名人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中英语 第三单元 PeriodⅢ Learning about Language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2-1课件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3.1 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pt
- 2015-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册2.4 估算课件(北师大版).ppt
- 1.走近父母.ppt
- 2015-2016深圳福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docx
- 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必修)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doc
- 1.铁杵磨针PPT.ppt
- 1.集合学习中的几个注意点.ppt
- 2015-6-19设备试题库.doc
- 1.绿叶的梦.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