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早期理思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思想史 主讲:朱延春 第一章、早期管理思想 第一节、早期社会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东方管理思想渊源(一) 第三节、东方管理思想渊源(二) 第四节、中世纪管理思想 第一节、早期社会的管理思想 一、古代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 埃及人懂得了分权并且是最早的“管理幅度”的实践者。 《汉漠拉比法典》的编制表明古巴比伦人意识到了——法律方法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古希腊人思想 氏族部落采取的是“一长两会”制。 (一)苏格拉底认为管理具有普遍性。 (二)色诺芬-《家庭管理》 1、首先提出了管理的研究对象 2、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的判别标准问题。 3、首先认识到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 4、分析了分工的重要性 (三)柏拉图:《理想国》 《理想国》 第一等:治国贤哲 第二等:卫国的武士 第三等:民间艺工,商人、农民等组成 柏拉图建立了“亚加德米”-大学的雏形。 人的灵魂 理性 意志 欲望 三、古罗马人的管理思想 1、首先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2、在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具有了集权、分权的经验。 3、罗马人在长期军事生涯中,具备了遵守纪律的品格,以及以分工和权利层次为基础的管理设计能力。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 在第一次服役时,古罗马的士兵要在庄严的仪式中宣誓,保证永不背离规范,服从上级指挥的命令,为皇帝和帝国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宗教信仰和荣誉感的双重影响使罗马军队遵守规范。在指定的服役期满之后享有固定的军饷、不定期的赏赐以及一定的酬报等减轻了军队生活的困苦程度;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 当然,另一方面,由于懦怯或不服从命令而企图逃避最严厉的处罚,那也是办不到的。军团百人队队长有权用拳打作惩罚,司令官则有权处决死刑。古罗马军队的一句最固定不变的格言是,好的士兵害怕长官的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害怕敌人的程度。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 在西方,这种管理方法终于总结为一句格言:“胡萝卜加大棒”。拿破仑说得更形象:“我有时像狮子,有时象绵羊。我的全部成功秘密在于:我知道什么时候我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是后者。”在东方,则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视卒如爱子,可与之俱死”等等说法。又说:“将使士卒赴汤蹈火而不违者,是威使然也。” 总之是一句话:“软硬兼施,恩威并济。”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 四、宗教和古代管理思想 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 《旧约全书》-出埃及记 1、制定法令,昭示民众。 2、建立等级制度,委任管理人员 3、分级管理、各司其责 第二节、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一) 法墨兵商等诸子百家 一、法家学派。 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 核心管理思想:君主专制,重农抑商,招纳贤才,以奖惩的强制手段来求得公平。 (一)商鞅 公元前361年,商鞅变法,“渭水尽赤”, 十个年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秦法未败”、“兵强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1、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2、以法治者强,以政治者弱 黑头法律、红头文件、白头批示和口头指示。 古人提倡“民以法与吏相据,下以法与上从事” 热炉法则(hot stove principle) 热炉法则(hot stove principle) 1.火炉是烧红着摆在那里,任何人都知道不能触碰。 2如果有人敢去触碰,那么,必然被烫伤。 3、烫伤在时间上是即时的 4、烫伤在对象上是普遍的。 (二)韩非子和管仲的管理思想 圣人治吏不治民 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二、墨家的管理思想 墨子的管理思想 (一)“兼相爱,交相利” 墨翟的“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比较:施比受更有福 (二)尚贤使能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良才难令,然可以令君至尊; 人才考评—— “和志功而观” 三、兵家的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与管理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 “庙算” 日本紧盯铁人王进喜 从报刊中破解大庆油田的秘密 根据王进喜的这身着装判断:大庆油田在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   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发大庆油田初期,日本为了确定能否和中国做成炼油设备的交易,迫切需要知道大庆油田的情报,但是油田的位置、规模和加工能力对外是严格保密的。而当时出于鼓舞人心等政治需要,中国各种报刊常常有宣传“大庆精神”的报道,其中有“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口号,以及以肉身搅拌混凝土的“铁人”王进喜的事迹等等。就是这些看似寻常的报道,却在不经意间泄漏了重大的天机,日本人就是从中国刊物的公开报道中分析出了大庆油田的位置、规模和加工能力。 第三节、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二) 一、儒家的管理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