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知识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褶皱的几何分析 §1 褶皱和褶皱要素 一、褶皱的基本类型 褶皱 面状构造(层面、面理)的弯曲变形 1.在地层层序(新老关系)不清的情况下分,背形:褶皱面向上弯曲;向形:褶皱面向下弯曲; 2.在地层层序(新老关系)已知的情况下分,背斜:核部为老地层,翼部对称式的出现新地层;向斜:核部为新地层,翼部对称式的出现老地层。 二、褶皱要素 1. 核:褶皱的中心部分(最新或最老)地层 2. 翼:核部两侧对称出现的地层 3. 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4. 轴面:褶皱各层枢纽连成的面(假想的面) 5. 转折端: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 6. 翼间角: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 7. 脊线:同一褶皱面上最高点的连线 槽线:同一褶皱面上最低点的连线 第二节 褶皱的描述 2. 按翼间角大小分类 (1) 平缓褶皱:180°-120° (2) 开启褶皱:120°-70° (3) 中常褶皱:70°-30° (4) 紧闭褶皱:30°-5° (5) 等斜褶皱:5°-0° 3. 按轴面产状分类 (1) 直立褶皱:轴面近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相等 (2) 斜歪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相等 (3)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其中一翼地层倒转 (4) 平卧褶皱:轴面近水平,其中一翼地层倒转 (5) 反卷褶皱:轴面弯曲的平卧褶皱 4. 褶皱的对称性 (1)对称褶皱: 轴面与水平面或包络面垂直,两翼长度基本相同。 (2)不对称褶皱: 轴面与水平面或包络面斜交,两翼长度不相同。 弯滑作用下,当两硬层夹一软弱岩层时,则在上下硬岩层滑动的力偶作用下,使薄层软弱(韧性)层产层间小褶皱可帮助我们确定层序倒转与否及背、向斜的位置。 方法是:新岩层总是向背斜转端滑动,老岩层则向反方向滑动,先画出小褶皱的轴面,与主褶皱面所交锐角尖指示相邻居层相对滑方向,滑动方向一旦确定,根据上述原理就可推测背、向斜的位置,也就知道了岩层正常与否。 2、褶轴: 圆柱状褶皱:一轴线平行自身移动形成的弯曲面。 非圆柱状褶皱:凡不属于上述特征的褶皱,其中有一特殊类型即圆锥状褶皱。它是由一轴线一端固定,以某一角度绕旋转轴进行旋转而成。 §3 褶皱的类型及褶皱的组合型式 一、褶皱的位态分类(M. J. Rickard , 1971) Reckard分类,根据轴面倾角和枢纽倾伏角两个要素,将褶皱分为七类。 Rickard 分类表 Rickard褶皱的分类特征 ①正确地反映褶皱三维空间形态和产状特征,避免前述二维空间对褶皱观察描述的偏面性。 ②七个区代表大类型变化范围,各区面积大小,代表自然界中出现的机率。 ③定量化描述,便于统计分析 ④易观察某地区褶皱的产状变化规律 三、兰姆赛的褶皱几何分类(J. G. Ramsay, 1967) 分类依据是根据褶皱横截面(⊥β)上褶皱层的等倾斜线型式和厚度变化参数所反映的相邻褶皱面的曲率关系。 等倾斜线的绘制:①在⊥β的照片或横剖面图上,以实际水平线为基准;②以基准线,按一定角度间隔(10°,20°…)作相邻褶皱的切线;③连接等斜切点即为等倾斜线。 兰姆赛的三类五型褶皱 Ⅰ类: ⅠA 顶薄,等倾斜线强烈向内收敛,不等长 ⅠB 等厚,等倾斜线向内弧收敛,等长 ⅠC 顶厚,等倾斜线向内弧轻微收敛,不等长 Ⅱ类:等倾斜线平行且相等,曲率相等,相似褶皱 Ⅲ类:等倾斜线向外领、内撒开、倒扇形、顶厚褶皱 四、褶皱的组合型式和分布 (一)阿尔卑斯式褶皱(Alpinotype folds) 又称全形褶皱,基本特点是: 褶皱呈线状成带展布,走向与构造带一致;背向斜同等发育,布满全区。 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成复背斜和复向斜构造,是造山带强烈地带主要构造样式。 复背斜和复向斜概念。 (二)侏罗山式褶皱(Jura-type folds) 又称过度型褶皱,其代表性构造是隔档式与隔槽式褶皱,隔档式褶皱又称梳状褶皱。 其成因是沉积盖层在刚性基底的软弱层上滑脱变形或薄皮滑脱的结果,属于造山带前陆的构造现象。 我国湘、鄂西、黔北和川东发育外,在湘赣一带也广泛发育。(示图) 正扇形复背斜 倒扇形复背斜 (三)日尔曼式褶皱(German-tpye folds) 又称断续式褶皱:主要发育于构造变形轻微的地台盖层中,以卵圆形穹隆,拉长的短轴背斜或长垣为主。 褶皱翼部产状很缓,甚至近水平,但规模很大,延长数十公里以外,可以弧零地产出于水平岩层中,背斜、向斜发育不同等,展布无定向,有的成群分布,呈雁行式排列。 这类褶皱常产于北美地台上,区域性巨大盆地中,在中国川中以及柴达木盆地之中也有类似褶皱。 五、叠加褶皱(Superimposed fold

文档评论(0)

cumhuatg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