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幼儿园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docVIP

一起幼儿园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由柯萨奇病毒A16 (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VE71)等数种肠道病毒为主要病原的一种传染病⑴。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托幼机构为本病的主要流行场所⑵,每年的5-7月为本病的流行高峰。2008年3月,安徽省发生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后,5月2日卫生部将其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⑶。2010年4月份我县部分乡镇有病例报告,呈大面积散在发病,进入5月份城区病例报告呈明显上升趋势,疫情历时63天,累计报告发病316例,造成城区三所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经病原学采样送检8份疱疹液样标本检测,检出Cox A16病毒4份,证实是由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引起的暴发疫情。现将一所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清水县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患儿。 1.2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通讯地址:清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史文成 姚银娣 王旭明 邮政编码:741400 2.2发病情况 累计报告16例,波及人数674人。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首发病例裴海鑫,男,4岁,在清水县第一幼儿园小四班就读,于2010年4月29日发病,发病前一周内无外出史,家中其他儿童无发病史。末发病例彭潇轶,女,5岁,在清水县第一幼儿园中一班就读,发病日期为2010年5月18日,诊断日期为2010年5月19日,患儿发病一周内在园内有生活接触史。 2.3时间分布 4月29日至6月5日,37天,累计发病16例。 2.4人群分布 病例发生在三个年级11个班,其中小一班3人;小二班4人;小三班2人;中一班1人;中二班1人;中三班3大一班1人;大二班2人。年龄分布:4至6岁之间,其中4岁9例,5岁4例,6岁3例。男性9例,女性7例。密切接触者512人。 2.5临床表现 患儿大多在口腔黏膜、手掌心、足掌心、臀部等散发疱疹,大多有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病例伴有1-2天低热。经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在1-3天疱疹可退去一半,5-7天痊愈。 2.6病原学检测 采样送检8份疱疹液样标本检测,检出Cox A16病毒4份,其余4份为其它肠道病毒。 3.控制措施 3.1隔离传染源 患儿居家隔离,家长负责护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发现类似症状立即就诊,幼儿园闭园2周,如再出现新发病例,再顺延闭园时间。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及时隔离新发病例。 3.2改进卫生状况 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加强日常清扫和消毒工作,对所有教室、寝室、玩具等进行终未消毒,被褥在阳光下暴晒。 3.3加强疫情报告 幼儿园实行日报告和零病例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医疗单位在救治的同时密切注意疫情动向。 3.4健康教育 加强手足口防治知识宣传,倡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活动前后、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同时让家长手足口病和其它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社会的防病意识。 4.讨论 4.1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判断本次疫情是一起由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报告发病率为2.63%,本次疫情虽呈暴发流行,但发病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不典型,体温超过38.5℃仅有3例,病程短平均4天,没有收入病房留观的病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居家式隔离治疗,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⑷的轻症的治疗规范,按病例发生的症状轻重程度进行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而且预后良好。暴发原因:①家长防治知识匮乏,意识淡薄,患儿在医院确诊后也没通知幼儿园,致使传染源长期在园内存留,使园内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②医疗机构防控意识淡薄,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不足,报告和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直接和间接感染造成疫情的暴发流行;③儿童对手足口病无特异性免疫,普遍易感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也比较广泛,有了一定的传染源就有机会造成感染,引起暴发或流行;④发病集中在3-6岁,可能与该年龄段儿童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免疫功能还未完全成熟有关,与5岁以下儿童是本病的高危人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病⑸的规律一致的。 5.参考文献 ⑴李学云、石向辉、李丽康等,常州市福田区一起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8.12(15).1887-1788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内部明传,2008 ⑶何佳鑫、沈晓娜,手足口病流行病特点及其防治,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3):22-24 ⑷《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 ⑸张爱香、李燕婷、张佳琪等,一起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上海预防

文档评论(0)

ymeioxian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