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解(二十五) ——中国地理【Ⅱ】 *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 177.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3)四大盆地: a.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特点:①中国最大内陆盆地;②有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多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业区,天山、昆仑山麓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绿色通道。现在发现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 b.准噶尔盆地:北疆,阿尔泰山-天山。①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②沙漠广布,风蚀作用明显。 177.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c.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特点:①地势最高盆地,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②气候干燥,东部多沼泽、盐湖。③矿藏丰富(“聚宝盆”)。 177.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d.四川盆地:四川省东部,青藏高原-大巴山、秦岭-巫山-云贵高原。特点:①中国最大外流盆地,周围山岭、高原环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②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有肥沃紫色土,灌溉便利(都江堰),物产富饶。(“紫色盆地”、“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成因】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 177.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4)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特点:①我国最大;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中部稍高;③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黄海之间。特点:①我国第二大平原; 177.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典型冲积平原,黄河是其形成的主力军。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到海滨。特点:①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型;②地势低平,断续相连,由江汉、鄱阳湖、洞庭湖、长江三角洲组成;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177.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5)主要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辽东、山东和东南丘陵。海拔在200~500米,多开辟成梯田、果林,或栽培经济林木。有泰山、黄山、庐山、桂林山水等风景名胜。 177.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填图训练】: 说出图中数码和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⑨ ⑿ ⑩ ⑾ ⒀ ⒁ ⒆ ⒄ ⑧ ⒂ ⒅ ⒇ 21 A B C D E F I J K L M N O H G 177.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78.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地势西高东低:a.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b.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c.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阶梯交界处),产生巨大水能。 ②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高原发展畜牧业的条件良好,山区在发展林业、畜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178.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③山区面积广大(占2/3):不利于发展种植业,造成耕地资源不足;造成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在山区宜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179.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179.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a.中国地震带有: 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②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 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b.我国火山分布:“死多活少”,内蒙古高原 南部、东北山区、 台湾、海南岛等地。 c.泥石流分布: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 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4.中国的气候 180.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等温线密集) 1月0℃等温线:通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线。冬季最低温在漠河。 成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获得太阳光热少。②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180.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南北普遍高温。(等温线稀疏) 成因: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则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180.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夏季最低、最高温处】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0-01-03 保育师 人社厅发[2021]92号.docx
- 教师电子教案申请书模板.docx VIP
- 个人信用报告征信简版电子版PDF版2024年2月最新版带水印可编辑.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潜力与投资报告.docx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
- 高分子材料概述课件幻灯片课件.ppt VIP
- 财务报表基础知培训.ppt VIP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VIP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68-2023.docx VIP
-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