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检测
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因为A.叶绿体在不同强度的光下会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B.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就难以察觉C.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D.细胞质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答案】B【解析】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是不断流动的,悬浮在基质中的细胞器也会随之运动,所以叶绿体等颗粒位置的改变证明了细胞质是流动的。由于细胞质流动的速度慢,无标志物难以察觉,而选择体积较大的细胞器如叶绿体等作为标志物有利于观察,B正确。【备注】观察细胞质流动?
2.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不同引起的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数必为m-n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答案】C【解析】氨基酸的不同就在于R基的不同,其它都相同,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把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带入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中,代替R基,再去数各元素的含量,就会得到甲硫氨酸的分子式,即C2H4O2N + —CH2—CH2—S—CH3= C5H11O2NS,A正确;酪氨酸的侧链无极性,疏水,精氨酸侧链有极性,亲水,所以它们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正确;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个多肽至少有一个氨基,而这n个氨基酸共有m(m>n)个氨基,算上侧链基团上的氨基,此多肽一共有(m-n+1)个氨基,C错误;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题目中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只含有2个N原子,所以此甜味肽是一种二肽,由2个氨基酸组成,D正确。?
3.如图表示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答案】B【解析】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出现,但DNA依旧复制的, A错误;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过程相对有丝分裂简单, B正确;细胞核先延长,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从中间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子细胞中染色质不变, C错误;蛙的红细胞是通过无丝分裂增殖的, D错误。 ?
4.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在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D.在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答案】C【解析】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迅速被酶分解,否则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A正确;在b处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兴奋,所以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由于b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在a处也不可能检测到电信号,C错误;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在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5.如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过程均会加强C.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与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D.⑤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和水平衡调节主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A错误;受到寒冷刺激时,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会使机体产热量增加,过程均会加强,B正确;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C正确;由图分析可知5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经垂体释放的,D正确。.在调查一块方圆2平方米的农田中估算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5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4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4只B.48只C.120只D.144只【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分析,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是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4=48/18,N=144只,D正确。【备注】本题考查的是种群数量的相关知识。?
7.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成本自动化(LCIA)必须了解的十大知识点.ppt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SPD】医院器械耗材SPD管理技术方案.pptx VIP
- 2025版SA8000-2025社会责任体面工作国际标准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全套资料 .pdf VIP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配套课件.ppt
- 医院耗材spd管理制度 .pdf VIP
- 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1. 老师,您好》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广东中考数学题分析评析 .pdf VIP
- 【SPD】医院器械耗材SPD管理技术方案.pptx VIP
- 三措两案管理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