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 ——表达技巧之三 古诗词的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 起伏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一首诗词是如何开头、展 开、变换、衔接、结尾的。 1、物与情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结构特点:重章叠句、伏笔铺垫、比兴、统领全 诗、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 3、如何体现主旨: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 总结: 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 [常见设问方式] 1.分析诗歌在结构方面的技巧。 2.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4.这首诗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简要分析。 (2011·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 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 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解析] “春日忆李白”题目表明,这是一首思念、怀想友人之 作。怀念对象是李白。 首联概括赞美李白的诗,没人能比得上,豪放飘逸、超凡 脱俗。表达作者对李白由衷的钦佩。颔联具体评价李白的诗 风:“清新”“俊逸”。颈联写景融情,诗人身居“渭北”, 李白地处“江东”;“春天树”给人深茂之感,“日暮云”给 人郁积之感。虚实结合,于平实景物中融会着对李白深深的思 念、怀想之情。尾联抒发相聚的愿望,“何时”“重与”把作 者渴望早日与朋友相见、重聚、切磋诗艺的愿望表达出来。 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 诗,转折过渡,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 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 参考答案: 立足于诗,以对李白的怀念为线索展开:(点) 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始,首联概括赞美李白的诗,没 人能比得上,豪放飘逸、超凡脱俗。颔联具体评价 李白的诗风:“清新”“俊逸”。 进而写到诗人身居“渭北”,李白地处“江东”, 通过平时景物描写转为对李白的思念, 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析) 考题研习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湘 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 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 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 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 用。(3分) 参考答案: “独怜京国人南窜”是全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 过渡的作用。 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最后一句为江水 北流而感叹。这些都是诗人远离京城,在南窜途中 的感慨。这三句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发出 来的。 练习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 溪 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 其结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阕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 句由景入情。 上阕写远景,言晴空寥廓,四面下垂,极尽空间寥廓 之感;以接天的芳草借指通向故乡的道路,富于形象 美; “劝君”句是自言自语的独白,言作者正是由于 怕触动这无法排遣的乡心,才不敢凭高眺远 。 下阕写近景,写新笋已长成绿竹,春花却落为燕泥, 以花木消长,时序推移抒发时光流逝之慨;词人的一 片归心,于结句点出 。 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 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比兴、统领全诗、 伏笔铺垫、重章叠句、对比、抑扬、照应。 2、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 伏笔铺垫、承上启下等。 3、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 以景结情、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抑扬、 照应、对比。 4 、就诗句整体结构提问的术语有: 以小见大、抑扬、照应、对比等。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以景结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重章叠句 以小见大 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考题研习一 答题步骤 结构章法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驾照考试科目一试题1000题(含标准答案).pdf VIP
- 计算题(附答案)液压与气压传动.pdf VIP
- 《EDA技术概述》课件.ppt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测试卷汇总.docx VIP
- 2025食安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家的意味》公开课课件道德与法治部编版68.pptx VIP
- NB∕T 10222-2019 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及验收规范(2-1).pdf
- 特气管道施工流程.doc VIP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测试卷(一).doc VIP
- 2025至2030人体工程学鼠标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