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着急的心理,(1分)这里的圆满是指实现他孝敬老人、关爱妹妹的愿望. (2分) 1、《五猖会》;鲁迅(2分) 2、 (5分) “谨肃”是指工人们不像刚才那么无拘无束,脸色严肃。“蹊跷”是指奇怪,有什么隐情。(2分)工人们之所以“谨肃”是因为“我”父亲来了。(1分)这说明当时社会等级比较森严,下层百姓对上层的畏惧。(2分) 3、(3分)对比(1分)“我”失落的心理,含蓄地反映了父亲的严厉对“我”心灵上的伤害。(2分) 特别的 写作指导:生活中,总有一些特别的人、特别的事、特别的现象、特别的体验与感受……时刻与我们相依相随。因其与众不同,我们有时欣喜如狂,有时却泪满衣裳;有时痴痴向往,有时却又徒添悲伤。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会获取特别的启示,进而提升我们对生活的感悟。 要写好本题,最好应该立足于某一种“特别”的对象,在进行“好”或“坏”的分类后,集中传达某一种“特别”带给人们的深刻启示。 【误区】主要审题误区有二: 一是对“特别”一词理解不到位,把印象深刻、难忘、美好、令人感动、给人教育等与“与众不同、不普通”混淆,造成选材游离于主题,有套作的嫌疑。 二是对“特别”的地方缺乏浓墨重彩的描写,只一笔带过,感觉生拉硬拽。 【范文欣赏】特别的一朵花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题记 一不小心看见了你,一不小心遇见了你,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你。老师,我什么时候还能小心地看看你?当年你拿着那朵特别的花,给了我一段特别的回忆。 我还记得老师你拿着这朵花站在我对面的那天,那天的太阳是雨后的面庞,而我的脸上是下雨后的痕迹。那是一场失败的三模,我哭得不知所措去找你。那时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很茫然,像一只受了伤的小兽,在青春的迷宫中跌跌撞撞。 你拿出那朵花。那是一朵金黄的雏菊,在美丽的季节中展开了最简单的美丽。那一朵一朵的花瓣上,还沾有早晨顽皮的露水,不肯离去。它是那么的柔软,像个刚出生的婴儿,乖乖的躺在怀抱中,轻然入睡。金黄的细纹印在你的脸上,好似授予你的光辉的勋章,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你轻轻地安抚着我,替我擦着眼泪。“孩子,不怕,我还在呢。你看这朵花,去年的冬天它也遍体鳞伤,但是你看,它现在多漂亮啊,不回想那时的它,我都忘了它当时的模样。”你轻轻地抚摸着它,笑着对我说。“你就像当时的它一样,身处在自己的冬天当中,但是亲爱的孩子,你忘了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你把这朵花轻轻地放入我的手里,说:“姑娘,这朵花送你了。切记,要好好地待它。老师相信,你的春天不远了。”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哭着把这朵花捧回家的。我一直把它放在家中最美丽的花瓶里,放置在阳光底下。它脸上的细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最美丽的光芒。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不远了。现在坐在中考考场的我,想着老师你的眼神,和你送我的那朵最特别的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我相信,属于我的春天终于就要来了。老师,我会小心地回忆你,在我奔向春天的路上…… 【解读】淡淡的离别的忧伤,浓浓的感恩的情怀,在字里行间静静地流淌。这是一朵在美丽的季节中展开了最简单美丽的金黄的雏菊,也许现在外形并不独特,但因为去年的冬天它也曾遍体鳞伤,与“我”有过类似的经历,于是就有了特别的意义。第二人称的使用,让情感抒发更为直接,更为浓郁。 2013级月考(六) 试卷讲评 自我反馈: 1, 通过分析本次试卷你发现自己存在哪些问题? 2,原因?为什么有这些问题? 3,要如何去解决? 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部分学生积累不到位。 2.阅读理解题失分较多:主要存在理解不到位,审题不明,缺乏答题技巧的问题。 3、作文审题没有突出题眼(主题),选材过俗,没有新意。 阅读的意识 1、整体意识 (1)通过整体阅读,宏观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章的主旨情感、全文的行文脉络乃至文章的体式特点。 (2)答题时要上下联系,着眼全篇。我们平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2、文本意识。即阅读题的答案必须源于文本即原材料。 3、审题意识。即要求考生在动笔答题前先要审清题意,弄清命题要求。题干中的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是有用的信息,审题时要一字不漏。 (1)弄清命题角度。 (2)注意限制要求。 (3)看清题目赋分。 4、规范意识。 (1)准确表达。 (2)切中要点。答案要点化,要答到“要点”上。 (3)书写规范。 5、顺序意识。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就是按照题序依次作答,循序渐进。(这是从命题的一般原则上来考虑的,本部分试题一般有一个从易到难的梯度。) 典型错题分析 题型 题号 平均分 考点 课外文言文 9 3/1.8 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停顿的把握。 11 3/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