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建设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新修改).doc

  1. 1、本文档共2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油气集输站场安装与维修工程 第一节 施工准备 一、技术交底 1.危害识别 安全措施交底不清、不全面、不及时,造成人员盲目施工发生事故。 2.削减措施 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措施交底。同时组织项目所有施工人员对工程进行GAG分析,将工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逐一分析,并针对危害源逐一制定有针对性的消减措施。 二、材料采购 1.危害识别 ⑴采购的材料规格、型号、技术要求、性能等与设计不符,易造成管道、管件开裂、物料泄漏、爆炸、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 ⑵材料自身存在质量缺陷,易造成爆炸、泄漏、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 2.削减措施 ⑴对到货的材料要认真组织验收,核对其规格、型号、技术性能等各项参数,确认与设计要求相符。 ⑵选用信誉度较高的供货商,并对进场的施工材料,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逐一或抽检验收、试验。 三、施工机具准备 1.危害识别 ⑴施工机具存在本质不安全(零部件存在残、缺、坏,线路老化,仪表失灵等)。配套电源线破损,易造成人员触电和机械伤害。 ⑵搬运施工机具时,工机具脱手或人员配合不协调,造成搬运人员砸伤或工机具摔坏。 2.削减措施 ⑴施工前对施工机具进行维修保养,保证其零部件不存在残、缺、坏,线路老化,仪表失灵等现象。同时检查配套电源线保证无破损,无老化。保证施工机具的配套仪表经过检验,并在检验期内。 ⑵搬运施工机具,手要抓牢,人员配合要协调,做到轻拿轻放。 四、三通一平 1.危害识别 ⑴在平原场地平整易造成人员坠井、翻车、沉陷等事故。 ⑵在山区或沼泽地段场地平整,易发生人员和车辆坠落、沉陷等事故。 ⑶在地下设施不明确,进行场地平整时,大型设备易将地下管道、电缆等损坏,造成泄漏、火灾、触电等危害。 ⑷施工现场搭设的临时办公室,材料库房、焊机房等临时设施未按安全防火要求进行搭设,或搭设不牢固,存在火灾、房屋倒塌的安全危害。 ⑸临时设施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施工场地没有设环行消防道,在发生火灾时存在不能及时采取救火措施,人员、设备不能及时撤离的危害。 2.削减措施 ⑴应先熟悉场地情况,标出危险地段,设置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 ⑵在特殊地段需由当地向导指引,勘察完现场后再进行场平施工。 ⑶场地平整前对施工区域地下设施进行排查,摸底,将地下管道、电缆等用警示带或标识线标识出来,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场地平整。 ⑷施工现场搭设的临时办公室,材料库房、焊机房等临时设施严格按照安全防火要求进行搭设,并且搭设牢固。 ⑸根据施工区域的大小,及临时设施的需要按安全防火要求配备消防器材配。施工场地设有环行消防道,任何施工车辆严禁在消防通道内停车。 第二节 土建施工 一、设计交桩 1.危害识别 ⑴因车辆驾驶控制不严、通行路况不熟悉、交通管理不规范等,在去交接桩的途中存在着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⑵人员在山区行走,潜在着滚石、坠落、暗洞、水域、溺水、迷路或野生动物的伤害。 2.削减措施 ⑴教育员工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掌握通行路况。 ⑵交桩时穿戴好劳保,配备通讯设备和必要的防护工具,对工作区环境、地貌应先观察后作业,避免人员受到伤害。 二、测量放线 1.危害识别 ⑴在定位放线过程中,潜在人员摔碰、打定位桩砸手等事故。 ⑵测量设备放置不稳,造成倾倒伤人事故。 ⑶桩点高出地面,造成行人拌倒。 2.削减措施 ⑴施工人员在现场行走时,要认真观察地面,防止摔碰。打桩前对铁锤进行检查,打锤时握锤手不许戴手套,以防脱锤。 ⑵测量设备作业时要安放要牢固。 ⑶高处地面的桩点,要加醒目标记。 三、基坑开挖 1.危害识别 ⑴机械开挖时,造成地下设施损坏,引发污染、火灾、触电伤人等事故。 ⑵基坑开挖造成塌方伤人事故。 ⑶人工开挖时,两人间距太小,易造成他人伤害。 ⑷在山区开挖,易发生石头滑落伤人事故。 ⑸挖掘机开挖旋转作业时,易造成斗臂碰撞伤人事故。挖土机械在输电线路下作业无安全距离,易造成触电事故。 ⑹雨后作业前未检查土体和支护的情况,基坑内施工时易造成土石塌方伤人事故。 ⑺挖掘泥水坑、流沙坑等特殊地等段时,未采取降水、支护等安全技术措施,易造成塌方伤人。 ⑻更换挡土板支撑时,工序错误,易造成塌方伤人事故。 ⑼深度超过2米的基坑周围未设栏杆,警示带,人员、设备跌落基坑,易造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等事故。基坑成型后没有及时浇灌混凝土,导致墙体塌落伤人事故。 ⑽在基坑支护和支撑上行走,堆物。各种机械、车辆在开挖的基础边缘2米内停、驶易造成基坑塌方,伤人事故。 ⑾基坑内无确实可靠的排水设施,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上下无专用通道或通道不符合要求,易造成基坑塌方,伤人事故。 ⑿基坑开挖时毗邻已建管道、设施等易发生沉降、倒塌的危险。 2.削减措施 ⑴施工前,对地下设施详细了解,设置标志,开挖时由专人负责指挥。 ⑵开挖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放坡或打支撑,支撑要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