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纸主要用于建筑除潮和包装,也可用于多叠层防水层的下层或刚性防水层的隔离层。油毡适用范围较广,但石油沥青纸胎油毡的防水性能差、耐久年限低。根据标准《屋面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1994)及建设部《关于治理屋面渗漏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屋面防水材料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的,其设计应不少于三毡四油”,且仅适用于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和Ⅳ级的防水工程。应用各种油纸和油毡时应注意,石油沥青油毡(或油纸)只能用石油沥青胶粘贴,焦油煤沥青油毡则要用焦油沥青胶粘贴。油纸和油毡储运时应竖直堆放,最高不超过两层。要避免日光照射和雨水浸湿。 2.新型有胎油毡新型有胎油毡是以玻璃纤维布、石棉布、麻布等为胎基,用沥青浸渍涂盖而成的防水卷材。与纸胎油毡相比,其抗拉强度、耐腐蚀性、耐久性都有较大提高。适用于防水性、耐久性和防腐性要求较高的工程。3.沥青再生胶油毡沥青再生胶油毡是用再生橡胶、10号石油沥青和碳酸钙经混炼、压延而成的无胎防水卷材。它价格低廉,具有较好的弹性、抗蚀性、不透水性和低温柔韧性,并有较高的抗拉强度。适用于水工、桥梁、地下建筑物、管道等重要的防水工程和建筑物变形缝处防水。可进行单层防水施工。 第八节 保温材料建筑结构中起保温绝热所用的材料,称为保温绝热材料。常用于建筑物的屋顶、内墙、热工设备及管道、冷藏设备、冷藏库等工程。合理使用保温绝热材料可以减少热损失,节约能源,可使房间变的夏日凉爽冬季暖和,室内温度比不采用时降低3~5。C。同时还可减少外墙厚度和屋面体系的自重,从而节约材料、降低造价。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合理采用保温绝热材料已经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保温绝热材料国外常划分为: ① 按照使用温度分为耐火绝热材料、保温材料、保冷材料; ② 按材质分为无机材料(不易腐烂、不燃烧、成本高、有些还具有抗高温的能力)、有机材料(吸湿性大、易受潮易腐烂、高温下易分解变质或燃烧、成本低)和金属夹层材料; ③ 按材料形状及结构分为微孔状保温绝热材料、气泡状保温绝热材料、纤维状保温绝热材料和夹层状或蜂窝状保温绝热材料等。 我国划分为硬质与软质两大类。 注:1.本表数值系中沙的选用沙率。对细沙或粗沙,可相应地减少或增加沙率;2.只用一个单粒级细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沙率应适当增大;3.对薄壁构件沙率取偏大值;4.本表中的沙率系指沙与骨料总量的质量比。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正确地选择原材料品种,进行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检验原材料质量。主要包括:① 水泥品种及等级;② 沙的细度模数及级配情况;③ 石子的种类(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及级配;④ 是否掺用外加剂及掺和料;⑤ 水泥的密度,沙石的视密度、堆积密度及饱和面干吸水率等。 。 配合比设计还要明确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要求。如: ① 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制强度): ② 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如抗渗等级、抗冻等级以及抗磨性、抗侵蚀性等; ③ 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指标; ④ 混凝土的其他性能要求,如低热性、变形特性指标等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很多,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其主要步骤可归纳为:① 利用经验公式和图表进行计算,得到“初步配合比”;② 经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③ 检验强度及耐久性,确定出满足各项设计指标的“试验室配合比”;④ 最后以现场原材料实际情况修正试验室配合比从而得出“施工配合比”。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第一、初步确定水灰比w/c:根据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要求,参考式(1-9),并考虑水灰比最大允许值(表1-20),初步确定水灰比。 第二、初步估计单位用水量(mwo):根据拌和物坍落度的要求,参考表1-21确定。 第三、初步估计含沙率(βs):参照表1-22进行估算。 第四、初步计算水泥用量(mco):用初步确定的水灰比及单位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第五、计算粗、细骨料用量(mgo)及(mso):根据上述各参数,可按体积法或重量法进行计算。所谓体积法是假定1m3新浇筑的混凝土内各项材料的绝对体积和所含空气的体积之和为1m3。则将上述初步估算出的mwo,mco, 及βs等值代入下式即可求得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用量。 式中:ρc 为水泥密度,kg/m3,可取2900~3100kg/m3;ρg 为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s为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ρw 为水的密度,kg/m3,可取1000kg/m3;a 为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a可取为1所谓重量法是在原材料质量比较稳定,新拌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接近一个固定值时,就可假定一个新浇筑好的混凝土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粗、细骨料的用量。 mco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go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s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