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从小习读诗文,精通经理,是个有才识的女辈。小妹十六岁时,上门说亲的人很多,小妹因为自己年纪还轻,不准备过早结婚,力争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因此对前来说亲的人非常讨嫌,但又不能贸然失礼。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所有求婚者答三道题,答对了,就嫁给他。苏小妹以才择夫婿,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 朗读课文: ①大声朗读。 ②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给诗加“腰”有什么要求? 1、“腰”要符合全句的情感。 2、“腰”要够形象。 3、“腰”要传神。苏小妹在历史上并无其人,但民间却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逸闻趣事。问题:这一段写了什么?第一段:简介苏小妹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问题:这一段提出了几个人的讨论?苏小妹出了什么题?第二段:提出三人讨论的话题。苏小妹出题,在“清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问题:“略加思索”的略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明苏东坡深思没有?他的回答苏小妹满不满意?句子欣赏: “略加思索”的“略”是“简单、略微”的意思,这个词表明苏东坡并未深思,所以他的回答苏小妹并不满意。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还不够美。”问题:苏小妹屑没屑于苏东坡的回答?苏东坡所加的两字平不平淡?句子欣赏:苏小妹不屑于苏东坡的回答,苏东坡所加的两字太平淡。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问题:苏小妹分析哪两个人答案的优劣?皎洁的意思是什么?句子欣赏:苏小妹分析苏东坡与黄山谷答案的优劣。皎洁的意思是:形容明亮而洁白。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问题:妙极的意思是什么?这是几人对苏小妹的赞美?句子欣赏:“妙极”的意思是好到极点,这是两人对苏小妹的称赞。第三段:叙述三人的不同答案。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问题:纤弱的意思是什么?亲昵的意思是什么?依偎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是分析哪个字的妙处?句子欣赏:纤弱的意思是纤细而柔弱,亲昵的意思是十分亲密,依偎的意思是亲热地挨着;紧挨着,这句话是分析“扶” 字的妙处。 “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问题:这句话是分析哪个字的妙处? 句子欣赏:这句话是分析“失”字的妙处。 第四段:分析苏小妹答案的妙处。 5.诗中的“秋” 《诗中的“秋”》是台湾作 家桂文亚回忆自己儿童时 代读古诗的乐趣,侧重让 学生学习读懂古诗和欣赏 古诗的方法。 读诗贵在感受意境,作者 回忆自己小时候在秋天读 诗,风吹竹叶,萤火虫在 纱窗外飞舞,着实富有诗意。 作者慢慢领悟到:联系生 活来读古诗,就容易读懂; 读诗时在头脑里描绘一幅幅 画面,就能进入诗的意境; 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可以 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如 果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我 们就不难与诗人的心相通。 这篇文章以作者读诗的切身 感受为内容,娓娓道来。她 所举的都是关于“秋”的古诗, 诗中流淌着涓涓清泉,诗中 洋溢着淡淡的思念,作者体 会到了蕴涵在“秋”诗中的浓 浓的亲情、友情和思乡之情。 这篇文章教会我们怎样读诗。 诗中的“秋” 《子夜吴歌.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释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诗意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年级语文上单元归类复习.pdf VIP
- ASME B18.29.1-2010 螺旋线圈螺纹插入-自由运行和螺纹锁定(英寸系列).pdf VIP
- 电力行业检查标准清单(发电部分).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川省渔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docx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卷1-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5单元全册打包期中期末复习.docx VIP
- 危大工程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清单(住建部2018第31号文).pdf VIP
- 2025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docx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docx VIP
- L23R401 城镇热水管道直埋敷设图集.docx
- GMP文件管理规程(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