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人物评说:第十三章+农学大家——王祯.doc

山东历史人物评说:第十三章+农学大家——王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平简介】 王祯 (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元元贞元年(1295年)至大德四年(1300年)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王祯在大德二年(1298年)制造3万余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100部。大约在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左右著成《王祯农书》或《农书》。《农书》末并附撰《造活字印书法》,记述其木活字版印刷术。 王祯的家乡,在元初已是封建文人荟萃的地方。早在窝阔台时代,万户严实就曾经在东平“兴学养士”,当时的名士,如李昶、王磐、徐士隆、李谦等都曾在东平先后设帐授徒,培养了一批为封建王朝服务的人才,著名的有徐琰、申屠致远、孟祺等人。其中孟祺在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曾任山东西道劝农副使,曾参与编写过《农桑辑要》一书。王祯可能受其影响而开始接触农学,他在《王祯农书》中曾引用许多《农桑辑要》的资料。 关于王祯的生平活动,有据可查的史料很少,史书有记载的是他做过两任县尹。一是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任宣州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尹,在职六年;二是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调任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尹。 王祯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勤勉务实,为民办事。他在旌德县尹任内,为老百姓办过许多好事。据《旌德县志》记载,他生活俭朴,经常将薪俸捐给地方兴办学校,修建桥梁,整修道路,施舍医药救济穷苦有病的人,深受当地人民的称赞。教农民种植、树艺,称赞他“惠民有为”。旌德县多山,耕地大部分是山地。有一年碰上旱灾,眼看禾苗都要旱死,农民心急如焚。王祯看到旌德县许多河流溪涧有水,想起从家乡东平来旌德县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一种水转翻车,可以把水提灌到山地里。王祯立即开动脑筋,画出图样,又召集木工、铁匠赶制,组织农民抗旱,就这样,水转翻车使旌德县几万亩山地的禾苗得救。 王祯继承了传统的“农本”思想,认为国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首要政事就是抓农业生产。无论是在旌德还是永丰任职,王祯劝农工作政绩斐然。所采取的方法是,每年规定农民种植桑树若干株;对麻、禾、黍等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方法,都一一加以指导;画出各种农具图形,让百姓仿造试制使用。同时,王祯“以身率先于下”、“亲执耒耜,躬务农桑”。在永丰县尹任内,王祯以奖励农业和教育为主要任务,经常购买桑树苗、棉花籽教导农民种植,鼓励他们种好庄稼。旌德、永丰两县民众对他十分敬重,念念不忘。 王祯认为,吃饭是百姓的头等大事,所以作为地方官,应该熟悉农业生产知识,否则就无法担负劝导农桑的责任,因此,他留心农事,处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每到一地,就传播先进耕作技术,引进农作物的优良品种,推广先进农具。这些做法为后来撰写《农书》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农书》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出任宣州旌德(今属安徽)县令,后又调任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关于王祯 在这两地的任职情况,王祯的儒友信州教授戴表元在其为《王祯农书》 所写的“序”中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其曰: “丙申岁(1296),客宣城县(今安徽宣城县),闻旌德宰王君伯善,儒者也,而旌德治。问之,其法:岁教民种桑若干株,凡麻苎、禾黍、牟麦之类,所以莳艺芟获,皆授之以方,又图画所为钱、镈、耨、耙、扒诸杂用之器,使民为之。民初曰:‘是固吾事,且吾世为之,安用教?’他县为宰者群揶揄之,以为是殊不切于事,良守将、贤部使,知之不问,问亦不以为能也。如是三年,伯善未去旌德,而旌德之民利赖而诵歌之。盖伯善不独教之以为农之方与器,又能不扰而安全之,使民心驯而日化之也。后六年,馀以荐得官信州,伯善再调来宰永丰。丰、信近邑,馀既知伯善贤,益慕其治加详。伯善之政孚于永丰又加速,大抵不异居旌德时。山斋修然,终日清坐,不施一鞭,不动一檄,而民趋功听令惟谨。” 《农书》就是在这两地任职期间写作的。问题出在王祯倒底在旌德任职几年?一说三年,一说六年,一说九年。三种说法都同意王祯到旌德任职始于贞元元年(1295)。三年者即元贞元年到大德二年(1298);六年者,即从贞元元年到大德四年(1300);九年者,即从贞元元年(1295)到大德八年(1304)要搞清楚王祯 在旌德任期问题,首先应该确定王祯是那一年到永丰上任的。戴表元在“序”中提到他在客居宣城六年之后,即丙申年(1296)之后的第六年大德六年(1302),被举荐得官信州的那一年,王祯又调来宰永丰。初读至此,以为王祯是在戴表元的同时,或稍后调到永丰的,即大德六年,或其后。细读之后才发现,戴到信州时,王祯在永丰已是政绩卓著,大抵不异于旌德时。推测王祯到永丰已有些日子。事实也正是如此,王祯在戴表元被举荐到信州的前二年,即大德四年(1300)已调任信州永丰县尹,《元诗小传》记载:“王祯,字伯善,东平人,大德四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zhuidaomeng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