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忻州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高二生物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0小题,每小题分,共60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B.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C.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 D.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胰岛素等.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在寒冷环境和低血糖的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C. 水盐调节的神经中枢与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相同 D.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 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 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 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 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 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 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神经纤维膜外侧是正电位,膜内侧是负电位,测量电位时,电流表的接线两极应一端放在膜外一端放在膜内;如同时放在膜外侧或内侧,则电流表不偏转,即没有电位差存在,测到的值为0,由题意可知,一开始检测为-70mV,排除ACD三个选项;故选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考纲要求:Ⅱ。 讲评价值:识记、理解人和动物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有关知识 讲评建议: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经常会因长时间找不到水源而饥渴时,水分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促进下丘脑的神经内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故A、C、D错;B正确 6. 突触小体存在于 A.... 7.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8.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以下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外正 内负,是K+主动运输到膜外的结果 B.甲、乙两图a处给予相同适宜刺激后,电流 计同时发生偏转 C.甲、乙两图此时电流计测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显示为正值 D.乙图中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神经调节.考纲要求:Ⅱ。 讲评价值:识图及图形转换 讲评建议:维持静息电位的是K+外流,是顺浓度梯度,不属于主动运输,故A错;甲、乙两图a处给予相同适宜刺激后,由于乙图中需经突触,兴奋传递较慢,电流计不能同时发生偏转,故B错;甲、乙两图此时电流计都接在神经纤维外,静息状态下是测不到电位的,故C错;乙图中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中,兴奋经突触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故D正确。 9.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合理的是 A. PM2.5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过强 D. 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兴奋在神经元中的传导学生应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中的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离子的变化情况。A项丁区域处于静息状态,此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的浓度高于膜内即“外正内负”。 A错误;甲区与丙区此时都是处于“外正内负”状态,故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B正确;电流方向由正向负,故膜内从乙到丁,C正确;该图不能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D正确。 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A.染色体被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njiad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