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第(1)题,辽南属于暖温带,春小麦、甜菜都属于中温带农作物。第(2)题,东北已建成农、林基地,但棉花生产条件并不优越,畜牧业也不十分发达。第(3)题,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气候的海洋性强,是综合性工业基地,为水田耕作区。 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一般特点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⑴地理环境。 该区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呢?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开发时期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原因分析 早期 中后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 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总体地位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 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 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 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 耕细作 我国粮食的主 要产地和主要 的桑蚕和棉花 生产基地 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 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 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 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据此回答 (1)、(2)题。 (1)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早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 ①水系发达 ②土壤黏重 ③矿产资源缺乏 ④人 均耕地面积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典题训练】 (2)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 位,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 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和华北平原,主要 原因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人均耕地面积少,机械化水平低 C.水资源日益缺乏 D.热量条件不足 B 【解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广布,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发早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第(2)题,随着工商业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因此,农业生产的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也较低。 地理环境 发展水平 发展方向 不同发展阶段 区域 内涵和特征 开发早期 农业社会 工商业社会 人类活动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 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2.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改善环境 D.丁地适合发展混合农业 【解析】1选C,2选C。第1题,根据图中区域边界轮廓特征、河流特征,可以判断四个区域的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三江平原、山东半岛(乙处为黄淮海平原)、浙江南部、珠江三角洲。甲地纬度高,冬季漫长;乙地属大陆性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丙、丁两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湿润。第2题,甲地应保护好沼泽等湿地;乙地的黄淮海平原农垦历史悠久,缺少宜农荒地,发展方向应是挖掘现有耕地的潜力,并改造中低产田;丙地地处浙闽丘陵,应该发展立体农业,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丁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不适宜发展混合农业。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减小 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4.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 因素是( )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3选C,4选C。第3题,对比阶段Ⅰ到阶段Ⅲ的三幅图可知,阶段Ⅲ相比阶段Ⅰ,村庄的数量增大,且出现了小城镇,由此可知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第4题,读图可知,从阶段Ⅲ到阶段Ⅳ,耕地的面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图片版).doc
-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doc
- 山西省沁源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图片版,无答案).doc
- 山西省沁源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doc
- 山西省沁源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doc
- 山西省沁源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图片版,无答案).doc
- 山西省沁源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图片版).doc
- 山西省沁源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图片版,无答案).doc
- 山西省沁源县城关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doc
- 山西省沁源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doc
最近下载
- 数字水务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docx VIP
- 高中物理力学探究活动设计.doc VIP
- 温州大学432统计学2020---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pdf VIP
- 海底捞绩效考核海底捞绩效考核.doc
- 海南大宗商品交易所.pptx VIP
- 2020年温州大学考研真题432统计学(2020年) .pdf VIP
- 石河子大学2023-2024学年第1学期《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docx
- 2025届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分类精编0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学生版.pdf VIP
- 储能系统并网发电启动试运行方案.pdf VIP
-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报告:社会减糖大势所趋,明星产品呼之欲出-241114-东北证券-56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