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农业周考2015高三12.24ccc.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三地理阶段测试题命题人: 审题人:高三地理组 2015.12.26一、选择题。(共28题,每题2.5分,共70分) 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十年间该盟三类地形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影响该地区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土地利用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市场C.河流 D.土壤2.2000年~2010年间,该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是A.大兴安岭以东 B.大兴安岭山区C.大兴安岭以西 D.大兴安岭以东和以西名闻中外的“响水大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响水大米”之所以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石板上土壤厚度为10—30厘米,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而形成的土壤,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灌溉水源来自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据此回答3-4题。3.由“响水大米”生长的环境推测,该地地质时期A.曾经有过剧烈的地震 B.风化作用强烈,成土速度快C.曾经有过剧烈的海陆变迁 D.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火山爆发4.“石板地”土地对“响水大米”品质优良有很大关系,主要原因是A. 当地降水丰沛、水源充足B.“石板地”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C.“石板地”地温、水温较高,且昼夜温差大D. 当地有优质的灌溉水源 读我国菜农区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时,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消灭越冬害虫.减轻病虫危害 B.有利于提高地温.防止作物冻害C.有利于防止土壤盐渍化,增加土壤肥力 D.有利于提高土壤墒情,防止春旱6.下列种植小麦的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A.青海 B.河南 C.黑龙江 D.湖北 “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000米至2000米左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000米到3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读上述材料回答7~8题。7.材料中所描写的农业景观最有可能位于A.北美落基山区 B.欧洲阿尔卑斯山区C.大洋洲的大分水岭 D.南美安第斯山区8.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为A.坡度大小 B.地形地势 C.土壤类型 D.水分多少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读图回答9~10题。9.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被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10.该治理开发模式可以①提高环境人口容量②增加农民收入 ③保持水土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12.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我省某地农业以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户利用庭院区域进行种养业、园艺、手工业等产业)、农家乐(农户向城市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为主,形成了如图所示经济模式.据此,回答13~14题.13.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A.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 B.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畜牧业C.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农家乐 D.农家乐、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14.发展该农业经济模式的目的是A.促进商品粮生产 B.将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形成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D.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 读棉纺织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15~16题。15.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A.接近原料产地 B.劳动力价格低 C.市场广阔 D.技术水平高16.20世纪90年棉纺织工业由我国上海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