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 j k b p q X Y O 图4-6-1 格点i的一个辅助三角形 图4-6-2有限差分计算井水位及抽水井附近水头分布 Hi Hw Hj i j re rw 地面 数值法水头线 实际水头线 井壁设有限差分法解出的Hi相当于某个径距re处的水头,如图4-6-2 所示。当不稳定的径向流形成拟稳定态时,通过pb断面进入抽水井的水流通量为(4-6-2) 其中(4-6-3) 由式(4-6-1)和式(4-6-2)计算的流量相等,于是有(4-6-4) 式(4-6-3)代入式(4-6-4)得(4-6-5) 因此常规数值模拟求得的水位Hi对应的径距——可称为等效半径re(4-6-6) 根据不规则多边形有限差分法,有(4-6-7) 其中: 而S?ijk为三角形ijk的面积。把式(4-6-7)代入式(4-6-6),得到对应?pib的re。同理可求得其它各流入角(控制角)的re 。对于实际问题, 由于非轴对称的边界、非轴对称的不均质、多抽水井及混合抽水井、混合观测孔等条件,导致流场通常是非纯轴对称的,各流入角(控制角)的re并不相等。作为近似,我们以Qpb, Qqb……角流量为权重,来求取re的平均值,即(4-6-8) 式中:?表示对i点周围所有辅助三角形求和。假定上述i~j (i~k,…)范围内已形成拟稳定态,于是可利用Theis近似式,即(4-6-9)(4-6-9’) (4-6-9)式就是多边形有限差分法的完整抽水井水位校正公式。式中是格点 i 抽水井水位修正值。当时,;当时,;只有当时,。可见,如果不校正的传统有限差分法,并非剖分愈细愈能刻画抽水井水位。如果井点周围剖分成6个辅助等边三角形,则?pib=30?,由式(4-6-6)可得(4-6-10)对于井水位无需校正的条件是即(4-6-11) 即表明: 当时,, 即;(4-6-12) 当时,, 即(4-6-13)有专著认为“有限差分模型中,结/格点代表着一定的有限差分均衡区。……,如果影响区小到像实际井径差不多大,影响区上的平均水头就差不多等于结点的水头” [薛禹群等2007,246页]。但是由上述论证表明,当时(即剖分过细),模拟的、未校正的井所在结点的水头是低于理论的井水位。特别是当时(即影响区小到像实际井径差不多大),模拟的井所在结点的水头值将明显地低于理论井水位值。可见,上述专著的观点是不对的。人们会注意到:对于大尺度多抽水井问题,解析解的等水头线,其抽水漏斗非常明显(围绕抽水井多有封闭的等水头线);而同一问题的数值解,由于通常大尺度剖分,抽水井格/结点的模拟水头若不进行校正,其流场的等水头线往往看不出其抽水井所在位置。有了上述分析,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 4.6.3 无压含水层完整井对于潜水完整井流,采取类似上述的方法,可以获得类似(4-6-9)式的校正井水位公式(4-6-14) 式中:为抽水井所在格点 i 的水位;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为抽水井的有效井径和流量;为非纯轴对称流的平均等效半径。 4.6.4 承压含水层非完整井如前节所述,现实中的抽水井大多为非完整型,而模型设计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非完整抽水井概化为完整型。这种条件下如何从数值模拟结果校正为非完整抽水井的水位?首先,先按上述(4-6-9)式计算完整抽水井中的水位。于是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将其修正为非完整抽水井的水位。前节阐述了:在条件下(此条件不难滿足),已知非完整井流中任一点的降深与完整井流中同一点的降深之间的关系(4-5-1)~(4-5-4)。另外,依Muskat(1937)的研究:“如果在井筒处采取均匀的单长流量的分布(注:上述引用的非完整井流方程是在均匀分布的线汇而导得的),那么在0.75 l 处(d=0)计算得的降深值大体相当于井壁上降深均匀分布条件下的降深值,其误差不超过0.5%”。(陈崇希,1983,225页;或陈崇希等1999,265页;2011,241页)而“Gringanten等(1975)把Muskat的方法用于不稳定井流。他们的结果是:在抽水后期,井壁处降深均匀分布条件的解相当于渗透流速均匀分布条件下在0.70 l 处(d=0)的降深值”。 (陈崇希,1983,225页;或陈崇希等1999,265页;2011,241页) l 为抽水井滤管的长度,d 为滤管顶端的坐标 z(坐标零点位于承压含水层的顶面处)。两者的研究结果差别不大。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关系来计算非完整抽水井中的水位。利用表4-5-1和图4-5-1,在和(Muskat公式)或(Gringanten等公式)处取非完整性附加阻力系数 值,依(4-5-4)式计算非完整性抽水井的附加水头损失,最后按(4-5-3)式可获得非完整抽水井中的水位。 谢 谢 ! * 注意:如果上述参数d=0.05m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