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改革做到了以下几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3、坚持马克思主义。 4、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另一方面,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感想: 当前国际共产运动处于低潮阶段。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西方帝国主义的辩护士布热津斯基之流大放狂言。胡说什么“到下个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但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苏联的解体,只能看做是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已经僵化而又长期不改所导致的失败。今天,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中国社会主义的成功必将重新唤起世界人民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兴起高潮的契机。 苏联解体使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了很大挫折。但我们知道,从历史上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1871年,当巴黎公社被镇压的时候,资产阶级的刽子手梯也尔曾兴奋地宣布:共产主义从此消灭了;1917年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崛起的时候,资产阶级政治家丘吉尔曾高喊要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1941年,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向社会主义苏联发动闪电战的时候,也曾经信誓旦旦地宣称:要从地球上把苏联抹掉。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阻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是在波澜起伏中前进的。苏联解体只不过是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的一个曲折,它将激励人们在新的探索中将社会主义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二战结束以来,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 2、利用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4、美国的援助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苏联走向解体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1、原因: 2、开端: 3、内容: 4、影响: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1982年) 特点: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1991年) 1、经济改革:实行加速战略 2、政治改革: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 四、苏联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3、加速剂: 五: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1、原因: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1982年) 特点: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1991年) ①苏联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②斯大林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 2、开端: 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3、内容: ①经济领域:工业领域:权力下放;农业领域:提高农产品价格;开展玉米运动②政治领域: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些理论 4、影响: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就,但未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1、改革重点是重工业;2、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没有从根本改变斯大林模式 1、经济改革: 实行加速战略 2、政治改革: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 ①有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②权力分散 ③民族矛盾尖锐 四、苏联解体的原因: 五: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1、根本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加速剂: 八、一九事件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3、要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 4、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 赫鲁晓夫 (1953-1964) 一、赫鲁晓夫改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美国原总统尼克松 这是一位有争议的政治家,一个矛盾的历史巨人。所以,在1971年9月11日,当这位矮胖、笨拙、却具有牛的倔劲、野兽的意志的政治家,这位半个世界的领袖,这位给半个世界带来希望、也造成混乱的政治家、这位曾用皮鞋敲打过联合国讲台的大人物,在失去政治生命10年之后郁郁地告别人世时,谁也不能给他一个盖棺定论…连历史也只能保持着沉默,而只在他的布告中留下与他留给斯大林的墓碑一样简单的一句话:“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 尼·谢·赫鲁晓夫逝世。” 赫鲁晓夫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思考 回顾苏联1928—1937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 1、建设的重点 2、成就 3、存在的主要问题 赫鲁晓夫的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 有什么后果?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时期苏联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历史。1956年3月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卓手机刷机包制作.doc VIP
- 学生如何预防颈椎疾病.pptx VIP
-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批评标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 T_CTSS 58-2022_茶叶感官风味轮.pdf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pdf
- 保险投诉培训课件.pptx VIP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4.84040.docx
-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ocx
- 八年级下册-【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考点梳理课件)-【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