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详细分解.doc

2016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详细分解.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 〔材料一〕(陕西华县柳子镇仰韶文化遗址)共发现陶窑6座,多系两、三个密集一处,容积一般较小,结构基本雷同,窑室平面呈椭圆形,直径0.8~1.5米不等,周壁平整,其中一窑壁尚残高40厘米,上端微向内倾,推侧顶部可能系半圆形,窑箅周围边沿有5~6个半椭圆形小火眼(箅孔),各眼依次相通,火门一般较狭小,火腔呈圆形,有2股火道围窑柱而与火眼相通。 ? ──黄河水库考古队华县分队《陕西华县柳子镇考古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2期 ? 〔材料二〕在大汶口文化的若干墓葬中,有时随葬大量陶器,如山东曲阜西夏侯一号墓随葬陶器119件,其中有鼎31件,都42件;临沂大范庄17号墓随葬陶器85件,其中背水壶即有41件,瓶32件。同地18号墓随葬陶器76件,仅背水壶就有44件;莒县大朱村有一座墓中,单是高柄杯酒有103件。 ? ──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 ? 【解读】1.仰韶文化中陶窑的出现说明陶器制作已达到专业化的水平。仰韶文化的窑址已发现50多处。手工业的专门化,又不断给农业劳动者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制陶业是手工业中重要的部门。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随葬的陶器数量、品种都很多,说明死者可能是某种专业化的陶工,陶器是他用以交换其他生活必需品的财富。 ? 我国史前制陶技术,先后经历手制、慢轮加工和快轮加工阶段。龙山文化时代,快轮制陶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在考古发掘中,不少地区曾出土快轮制陶所用的陶车。陶车由轮盘和轮轴组成。操作时一人转动轮盘,使其迅速旋转,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将放在陶轮上陶泥料塑造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轮制造陶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陶器质量。随着陶车的发明和运用,出现了专门从事制作陶器的家庭。制陶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行业之一。 ? 2.官府垄断手工业 ? 〔材料一〕凡执技①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②,不移官。 ? ──《礼记·王制》 ? 〔材料二〕论百工③,审时事,辨功苦④,尚完利⑤,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⑥之事也。 ? ──〔战国〕荀况《荀子·王制》 ? 〔材料三〕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⑦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⑧、脂胶丹漆,无或不良,百工咸理⑨,监工日号⑩,无悖于时,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纪春季》 ? 【解读】《荀子》是记载荀子思想的著作。现存《荀子》一书,共有32篇,是汉朝刘向整理后又经唐朝杨倞编定的,对研究战国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周代的手工业劳动者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他们既不可兼作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2.官府对手工业的制造、管理有严格的制度和规定,甚至连劳动都须在官府作坊进行。如材料二所说:“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意思是使各种工匠不敢私自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 ? 【注释】①执技:以技术。②不市:不可兼作他事。③论百工:评论各种工匠的技术。④功苦:精巧与粗劣。⑤完利:坚固好用。⑥工师:管理工匠的官。⑦审五库:审,仔细检查。五库,储存器材的五种仓库。依据下文,为金铁库、皮革筋库、角齿库、羽箭杆库、脂胶丹漆库。⑧箭干,即箭杆。⑨理:治理。⑩监工:监督百工的官。日号:每天发布号令。悖:违背。淫巧:过分奇巧。荡:动。上:指在上位的人。 ? 3.民营手工业的出现 ? 〔材料一〕鲁人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②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 ──〔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 ? 〔材料二〕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③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④,吾弗徙也。” ?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 ? 【解读】春秋时期,出现了民营手工业。 ? 1.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到外地谋生。如鲁人夫妻,要远徙于越。2.手工业者往往以自己的家庭为作坊从事生产,有的数代生产经营,如南家工人,做鞋已经三世,在宋国已经远近闻名。 ? 春秋的民营手工业活跃了市场,是当时国家税收的来源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者在市场上开设作坊店铺,制作并经营自己的产品。《墨子·尚贤上》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里所说“工肆之人”就是边生产边销售的手工业者。 ? 【注释】①屦:麻、葛等制成的单鞋底。②跣:赤脚。③鞔:鞋帮,引申指鞋。④为是故:因为这个缘故。 ? 高超的冶金技术 ? 4.早

文档评论(0)

3377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