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全能生2016届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甲卷)历史试题(图片版).doc

超级全能生2016届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甲卷)历史试题(图片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级全能生2016届高考全国卷26省联考(甲卷) 文综 历史  历史参考答案 24-25:BB    26-30:BCCBD 31-35:CBCAC 40、(1)原因:中国人口众多,棉花需求量大;18世纪70年代,中国国内饥荒造成棉花种植和产量减少,棉花进口需求增加;广东进口印棉价格低于国产棉花;印度棉花质优价廉,适于中国的粗纱纺织。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度棉花的生产和销售;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和交换中国茶叶向中国输入棉花。(9分) 影响: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印度——英国三角贸易的发展;使西方对华贸易入超局面得到部分改观。(4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 (2)区别:中英印三角贸易基本是平等互利的贸易;鸦片贸易则是非对等的毒品贸易。(4分) 不同:中英印三角贸易以茶叶和棉花为交易商品,客观上有利于东方区域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是英国掠夺印度的手段,促进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大西洋三角贸易以英国为主角,把欧、亚、非、美的商业活动连接起来,是当时世界贸易的重心;促进了欧洲,特别是英国经济的发展;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掠夺殖民地是大西洋三角贸易的耻辱。(8分) 41、(1)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历程。(2分) 清政府在唐山创办开平矿务局,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历程。(10分) (2)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历程。(2分) “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中国开始政治近代化的探索。清帝退位,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北京青年学生掀起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新政协召开、新中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10分) (3)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思想近代化历程。(2分) 严复创办《国闻报》,维新派人士通过创办近代报刊、学会、学堂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孙中山北上宣传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纲领,推动了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12分) 45、(1)对象:强宗豪右;二千石以上的高等官员和官员子弟(答郡守长官也可)。(2分) 内容:以强凌弱,侵渔百姓;不奉诏书,违背典制;滥施刑法,不遵法纪;依附豪强,收受贿赂。(6分,答出3点即可) (2)简评: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但是以集权为出发点,作用有限,机制不完善,到后来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7分) 46、(1)背景:中国社会大变革(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需要;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运动的推动;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社会政治思潮的传播。(8分) (2)成立之初受梁启超《新民说》的影响,以做“新民”为宗旨,重视道德人格方面的修养;后来提出“改造中国”的口号,但改造方式存在重大分歧。从研究改造中国的具体问题出发,从“呼声革命”转到“暴力革命”,走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路;最终选择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阶级斗争作为改造中国的主要手段。(7分) 47、(1)两种说法都有道理。(1分)从两大军事集团的综合实力看,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实力不如以英国为核心的协约国,所以第一种说法的有道理的。(3分)但是,有时战争的胜败不仅仅取决于双方的硬实力,有时其他一些因素也会深刻影响战争的发展方向。比如,比利时的顽强抵抗打乱了德国的军事计划,凡尔登战役对德国的巨大消耗,美国的参战,苏俄退出战争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导致了德国的最后失败,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第二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5分) (2)《凡尔赛条约》明确认为德国及其同盟国承担战争的责任;参加凡尔赛会议的德国代表虽然被迫接受了《凡尔赛和约》,但内心并不承认德国应该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德国历史学家弗里茨·费舍尔认为德国为争夺世界霸 权,利用“萨拉热窝事件”投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6分) 48、(1)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学东渐。(4分) 贡献:传播西方思想,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变革。(6分) (2)变化: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 原因:对西方社会的了解,使王韬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制度问题。(3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aifc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