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描绘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的高洁。野菊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颈联从色彩方面进一步描绘,意思是说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其中的“半山碧”与“一枝黄”色彩互相映衬,半山碧绿更衬托出一枝野菊的清幽高雅,画面优美,寄意幽远。尾联化用了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由此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解析 概括野菊形象,只要先抓住颔联中的“在野”“幽色”“妙香”等描写其生长环境和花色、花香的词语概括其自然特征,再写出反问句揭示的内在品质就可以了。 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精要点拨】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鉴赏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即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分析。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重点和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即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不同,有的是景, Ⅱ 如何突破“意象”这个重点 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古诗词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一般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则是“惜时光”“伤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意境: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而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鉴赏意象的关键在于把握“象”,鉴赏意境的关键在于把握蕴含其中的“意”。捕捉“意”“象”的能力在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 鉴赏古诗形象的要点在于鉴赏意象。高考考查意象,由浅入深地从三个角度入手:①找意象,②析特点,③说作用。 一、找出合乎题干要求的意象 无意象无以为诗。古诗中使用的意象往往有多个;高考题要求找出意象,都带有一个特定要求;要找准意象,需要吃透题目要求。再者,最重要的是表述,要采用名词或名词化答法。不过,最终要看题干要求。 即时巩固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唐时,以相互送别为内容的绝句颇多,或写景寄情,或直抒心怀,在写作上手法多样,千姿百态。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客中送客,自难为情,况又“万里”之远,“同为客”呢?作者身为客人却反客为主,淋漓尽致地表露了自己送客的惆怅心情。 该诗首句写眼前景物,点明时间、地点。这句中的“峡口”表示地点,是两山夹水的地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 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第二句中,“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写到“客”“主”双方。说明该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天涯”二字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思念或是生离,“泪沾巾”将更多的可能留给了生离。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第三句转写“来时”,为下句铺陈。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结,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选材一般,写法却比较别致。可见作者匠心独运,想象力较为丰富,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别情总是最伤感最缠绵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凉,又遇别客情,则比一般的送别更加悲凄。哀伤自己异乡为客,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没有寄托和依靠,缺乏安全感和安定感,总感觉人在虚空里飘。难得结交一挚友,可是如今却要话别,别情可谓凄凉入骨。作者将别情融入自己的身世处境,情感更加深刻复杂。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出来的? 解析 第一问从“花飞欲尽春”可以看出;第二问重在转述,“花飞”应转成一个名词性的意象——“飞花”。 答案 暮春。飞花。 二、分析意象的内涵(特点) ①要揣摩把握诗中意象自身特点。首先,要抓住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特征。为此,要特别关注意象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因为不同季节、不同色调所呈现出的特征,尤其是情感特征是不同的。其次,要抓住“物”与“志”“情”的契合点,挖掘其内在的品质特征。 ②诗中不少意象由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以及民族特殊的审美习惯,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如“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数轴》课件资料.ppt
- 【备战策略】2016中考语文(人教版)复习(考点练习):考前综合检测二(共76张)资料.ppt
-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9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
-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9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
- 《垃圾的处理》课件资料.ppt
- 【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资料.ppt
- 2016届高三年级高考总复习物理《创新教程》(人教版)一轮课件第7章实验10练习使用多用电表.ppt
-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的开头教学课件(共30张PPT).pptx
- 《狼》第二课时资料.ppt
- 2016届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考点汇总.doc
- 2016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一)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二单元第6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共44张PPT).ppt
- 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课课件.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练:1.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提升练+++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日本.ppt
- 2016届高考成语专题.ppt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增分策略第三篇建模板,看细则,突破高考拿高分课件资料.ppt
- 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x3-2-9-3 (小专题)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图象问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步步高】2016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4.5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学案理苏教版资料.doc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精品复习:模块一 经济生活课件(44张).ppt
-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3课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