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姓 名:史晨亮
单 位:济宁学院附中
邮政编码:272000
2010.05.28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意识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现有“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问题意识被严重抹杀,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改变这种状况,这是一个必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符合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的。
关键词:提出问题;问题意识;教学模式
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将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没有问题,“全都懂了”,这就是成功的教育了,而在美国,却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甚至连教师也难以回答,才是成功的教育。当然,我们并不是主张把美国的一套照搬到中国,但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知识、程序、方法,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是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点”的思想的,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意识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焦虑、怀疑、疑惑进而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中国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创新教育,有关学者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指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有了提问的意识,就会根据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通过积极的观察、思维、亲身实践来解决不明白的问题,对一些伪科学的知识,大胆提出质疑,并勇敢地进行探究活动,而不会轻信教师的权威,惟书本是从,这样他们就能摆脱对教师、书本的过分依赖,改变思维懒惰的学习习惯,从而突破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势的局限,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2.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有位教育家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材料的提供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学和探讨的机会。”可见,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而不是学生学习的主体,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核心目标来完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有了良好的问题意识,就会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问题意识驱使他们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每一次探究活动的成功,他们由此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和发展。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习成绩优秀、知识面比较广的往往是那些经常问问题的学生,而学习不好、知识面比较窄的学生则很少来问,这是因为这些“问题”学生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会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而一旦问题产生,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对某一个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这一具体问题而启动,搜索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千方百计的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和信息量得以扩充。
此外,在求知欲被激活的同时,学生大脑中的已有知识经验就会被激活,即学生就会在大脑中再现各种与提出的问题相关的知识经验,并使之与问题建立了联系,就意味着问题被有机地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得到了重组,并获得了新的意义,这样就丰富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二、传统课堂提问模式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后果
我们经常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挂在嘴边,但现在最普遍的课堂提问模式却是按照“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提问——学生再回答”的程序进行的,教师成了提问的主体,我认为这种怪现象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
首先,“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众所周知,老师上课前要备课写教案,备课的好坏、教案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每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要求鼓励老师们备好课写好教案,但有不少老师太“认真”,他们在备课时就把上课要提的问题想的清清楚楚,并一一列在教案上,上课时就严格按程序来,以教案上的问题为准,少一个不行,多一个更不行,即使按教学要求要设置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其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已经习惯了“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上课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规规矩矩,没有除旧创新的胆量,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学生上课突然提出一个“计划”外的问题,老师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改进小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doc
- 浅谈数字教资源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 浅谈数学教中的德育教育.doc
- 浅谈新形势企业应怎样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doc
- 浅谈新形势如何创新开展工会工作.doc
- 浅谈新形势民营企业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 浅谈新课改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doc
- 浅谈新时代销理念及策略.doc
- 浅谈新课标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doc
- 浅谈新课程准理念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doc
- 企业跨境业务合规管理2025年合规科技与合规审计流程优化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物流配送资金申请项目政策适应性研究报告.docx
- 网络安全培训行业2025年广告投放渠道效果分析报告.docx
- 生鲜新零售行业2025年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冷链仓储设施节能改造创新趋势与挑战报告.docx
- 教育科技行业人才招聘渠道创新与效果评估研究报告.docx
- 教育行业2025年大数据个性化学习评价体系优化报告.docx
- 商务外包合同协议.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人教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育科技行业人才职业素养提升与职业发展路径研究报告.docx
- 教育行业2025年大数据个性化学习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