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第七课第一框资料.ppt

【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第七课第一框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武汉市各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积极意义。 答案 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②文化具有影响人的功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具有塑造人生的功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可以动员和鼓舞人民,使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深度思考 答案 (2)结合文化影响人及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设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答案 ①文化塑造人生。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能够丰富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中小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通过各项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广大学生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学校通过宣传栏、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等宣传阵地,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返回 答案 1.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永远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天道酬勤”,强调了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可见(  ) 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之魂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故选A。 B、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表述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解析答案 当堂检测 A 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拥有遇难不惧、化危为安的“中国精神”。作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精神”(  ) ①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能够转化为民族崛起的强大物质力量 ④以改革开放、锐意创新为核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文化能够转化为民族崛起的强大物质力量,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解析答案 A 3.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对联体现了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应选①④。②③不符合题意。 解析答案 C 4.抗战英雄赵一曼诗云:“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诗反映(  ) A.爱国主义始终具有共同的具体内涵 B.维护国家利益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精神支柱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解析答案 解析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因此A错误;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维护国家利益并没有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B与现实不符;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反映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C符合题意;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D表述错误;故答案选C。 答案 C 返回 5.从古至今,历代能人志士总有那么一种情怀,一种牵挂,让人感动,让人砥砺前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等莫不如此。这种情怀、这种牵挂(  ) ①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④体现了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②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与题意无关。 ①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