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时期匈奴南迁影响因素分析摘 要:内蒙古地区自古与内地就有密切的联系,这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南移是密不可分的,古代在内蒙古活跃的游牧民族中,匈奴人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北方民族最早的国家政权,翻开北方民族文明史的第一页,有两个根本性的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然环境;一是经济驱动力的作用。关键词:秦汉;匈奴;民族关系;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18-02亦邻真教授把北方民族的南移分为南迁运动和南进运动。前者指离开故土,以迁入内地为特点,如匈奴、鲜卑、突厥;后者指以故土为基地,征服内地为特点,如契丹、女真、蒙古、女真-满洲。①根据亦教授的说法,匈奴的活动属于南迁运动。秦汉时期匈奴人的历史活动范围比较广阔,史书中关于其北进的史料很少,而其南迁与秦汉中原民族的关系却成为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有两个根本性的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然环境;一是经济驱动力的作用。一、秦汉与匈奴民族关系概况根据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的观点:自夏商至战国,匈奴名称出现以前活动于大漠南北的各族,经过长期分合聚散,因匈奴于其中居于主导地位,形成了以匈奴为称号的游牧民族集团。《汉书?匈奴传》载,孤鹿姑单于致汉武帝书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匈奴人自称为“胡”。初见于汉文史籍记载的匈奴,主要活动于今天内蒙古境内的阴山及河套一带。公元前221年,匈奴南隔战国秦长城与强秦对抗,争夺今鄂尔多斯地区,处于弱势,公元前215年匈奴头曼单于遭秦朝将军蒙恬大军的攻击,战败北退700余里,丢掉了河南地、②高阙、③阳山④等战略要地。秦始皇死后又重新占据河南地,冒顿单于继位时,正值秦末战乱及楚汉相争,中原无暇北顾,匈奴东征西讨南掠北攻,实力空前强盛,统治版图东到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到长城,成为统治大漠南北强大的力量。汉初,匈奴多次南下,弱汉不得已和亲。以后经历高后至文、景60余年间,匈奴贵族屡背约扰汉边郡,汉朝国弱,与民休息,仍奉行和亲之策。到汉武帝时,双方以长城为界,各自从事生产生活,公元前162年,汉文帝致书匈奴单于,强调以长城做为两个不同经济和文化形态政权的分界线。至汉武帝初年,匈奴自单于以下皆喜汉地物品,往来长城沿边,互市贸易。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发动了一系列战争,⑤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实力,此时,匈奴正处于内忧外患之时,统治集团出现了“五单于争立事件”。前53年,呼韩邪单于接受大臣“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的劝议,率众近汉边塞,遣子右贤王入侍,在汉的资助下,呼韩邪单于重新控制漠北地区。公元前33年,汉元应呼韩邪单于愿做汉家婿的请求,将宫女王昭君嫁与为妻,此后的60年,匈、汉人民得以安定,出现了民众富庶、牛马布野的局面,中国北方地区包括内蒙古地区高原的牧业和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公元1世纪,匈奴单于不满王莽采取的侮辱歧视政策,断绝和亲,并大举侵扰,匈奴大力扶持占据中原沿边诸郡的割据势力,并重新进入塞内,占据了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公元46年前后,匈奴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人蓄饥疫,死亡大半,48年,匈奴内部分裂,分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归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陕北、晋北。在南匈奴和汉的联合攻击下,北匈奴被迫西迁,进入欧洲。南北朝后期匈奴逐渐消失。从秦汉与匈奴民族关系发展概况不难发现,匈奴时强时弱,与秦汉不断进行着拉锯战,有和有战,这应与其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有关。二、影响因素(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可见匈奴人的游牧经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很大,因为畜群的饲养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气候和丰美的水草,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其居住地就会相应的发生移动。其生存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特别是气候,很多学者如蒙文通、竺可祯、胡厚宣、王树民等先生都对历史上中国气候变迁进行研究并得出一致的结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活动与气候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根据竺可祯先生的研究: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为第二温暖期;公元初到公元600年为第二寒冷期。⑥秦汉正处于是第二与第三个温暖期的过渡期,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如王子今学者所认为的:“秦汉时期气温由暖变冷和移民运动的方向由西北向东南的转变表现出大体一致的趋势。”⑦在当时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多是利用,而不是改造,一遇风霜暴雪、旱灾疫情,牲畜大量死亡,人民饥饿困苦,部族也濒临绝境。史书记载,“西汉元封六年冬,匈奴大雨雪,畜产多饥寒死”;⑧西汉本始二年(前72年),匈奴“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⑨西汉地节二年(前68年)匈奴“人民畜产死者十之六七”。⑩东汉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doc
-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doc
-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初探.doc
- 社会需要“沙子”.doc
- 社区教育需求状况及其思考.doc
- 神奇的人造树叶.doc
- 神奇的太空狩猎.doc
- 神游八极,思接千载.doc
- 神经病学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探讨.doc
- 祥林嫂双重的人生际遇探析.doc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测试卷3原卷版.docx
- 2024年“江南十校”新高三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语文.docx
- 2025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docx
- 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2025年中国爱乐乐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 2025年公民科普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1960题).pdf
- 2025年公民科普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1970题).pdf
- 2025年公民科普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1940题).pdf
- 2025年信阳市光山县教育体育局选调县城学校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 2025年公民科普科学素养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1980题).pdf
最近下载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VIP
- 机房搬迁实施方案.pptx VIP
- DB65-T8022-2024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1921-2024(OCR).pdf VIP
- fNirs近红外成像技术原理-近红外脑成像系统.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docx VIP
- 2011年南宁市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简章.doc VIP
- 建设年产40万吨蛋氨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