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概况7-历史名人.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名人】 ◆ /ziliao/2007-01/19/content_5625212.htm康德(1724-1804):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ziliao/2002-03/27/xinsrc_9f88ff2a850e11d6b5d000b0d03f0b06.jpg?◆ /ziliao/2007-05/23/content_6138431.htm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生于莱茵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1765年入莱比锡大学学法律,但更醉心于艺术和自然科学,1770年转入斯特拉斯堡大学,深受卢梭等先进思想影响。次年结束学业,回到故乡当律师,但主要精力却在文学创作。从1775年,他在魏玛公国从政十年,任魏玛公国枢密院顾问,主张改革,但未实现。歌德一生勤勉写作,确立了他作为世界大作家的地位。其作品数量之大达到惊人地步,《歌德全集最后手定本》达40册,他逝世后的补充本《歌德遗著》达20册。写有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代表作诗剧《浮士德》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著作。 /ziliao/2002-03/27/xinsrc_79744ecc835911d6b5d000b0d03f0b06.gif?◆ 贝多芬(1770—1827年):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城,自幼随父学钢琴。1787年曾经到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1792年定居维也纳,从事教学、演出和创作。贝多芬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体系的反动时代,欧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此时正日益兴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这些时代的特征,或歌颂英雄,或反对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其主要作品有《第三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以及《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ziliao/2007-01/19/content_5625047.htm?◆ /ziliao/2007-01/19/content_5625047.htm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德国南部斯图加特的一个绅士家庭。1788—1793年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毕业后当过六年家庭教师,后在纽伦堡中学当校长。1816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死于霍乱。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 海涅(1797-1856年):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1815年拿破仑兵败后,曾在银行工作。1819年后,曾在波恩大学、格廷根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在柏林时结识法恩哈根·封·恩泽夫妇以及作家沙米索、富凯等。恩泽夫妇家的文学沙龙是柏林的文学中心。在它的影响下,海涅的第一部《诗集》于1821年在柏林出版。1823年发表《悲剧——抒情插曲》。1824年1月重返格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并继续写诗,完成了《还乡集》。182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还乡集》增订后与《哈尔茨山游记》和《北海纪游》中的第一部分组诗,于1826年汇编为《旅行记》发表,引起强烈的反响。1827年《旅行记》第2卷出版。从英国旅行回到汉堡后,他的《歌集》出版,收入在此之前发表的大部诗歌,奠定了海涅作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地位。1829年《旅行记》第3卷出版。以后海涅陆续发表了《法兰西现状》、《论法国的画家》、《德国近代文学史略》、《路德维希·伯尔纳,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