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的三项修炼(焦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项修炼” 申宣成 博士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shenxuancheng@163.com 读课 历练技能 课例研究的三种方法 专题分析法 情境填空法 结构复盘法 专题分析法 针对教学中的某个专题(如导入、提问、朗读、概念教学等),选取多个课例进行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方法来。 举例:提供研究十几位特级语文教师的教学实录,总结出来质疑的四种方法。 情境填空法 这种方法指的是面对课堂教学中某个较难处理的情境,课例研究者不是直接看授课者的处理,而是自己先考虑怎么做,之后将自己的想法与课例中的处理相比较,从而发现更为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法。(切己体察) 情境填空法举例 王崧舟对于永正《新型玻璃》的课例研究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谁来说一说。 生: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 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这个学生面有难色,想坐下去) 情境填空:假如我遇到了这种情境,我会怎么办? 师:你先别坐下去,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再好好想想,我们不着急。 生:(想了一会儿)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情境填空:面对学生的这个回答,我该怎么回应?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你可以整整少说15个字,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呀!如果刚才你做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吗?孩子,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 结构复盘法 结构复盘法就是看过课例之后,梳理复原出授课者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来 授课人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他(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虚心涵泳) 例如,在洛阳师院的两期国培班上,我组织学员对王崧舟的《长相思》课例所做的复原。 有的理出了“乡愁”这个线索 有的理出了“悟”这个线索 有的理出了“读”这个线索 复盘模板一 复盘模板一 小组讨论策略 南京竹山中学 潘森云执教《第一次真好》 江苏江阴高中 程明执教《秋天》 读书 积淀底蕴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故事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文化高、修养好的老师,怎么教都能教好。 ——杜殿坤 读哪些书? 《红楼梦》里有位特级教师,您知道是哪一位吗? 香菱学诗的故事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 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老苏”推荐的三类书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 (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方面的书; (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 (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 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P96.(33.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推荐书单 董宝良等编. 陶行知教育论著选 (苏)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美)雷夫·艾斯奎斯.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成为学习的天使. (日)佐藤学.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 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 崔允漷. 有效教学. 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 (美) 海姆·吉诺特.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学科专业书籍,语文如语文出版社的“名师讲语文”系列。 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 读书的三种境界:“三生” 欧阳修的“三上” 董萱的“三余” 怎么读书?我的三种方法 个人的读书心得 一口气读书法 滚雪球读书法 卡片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极品的读书人 读“牛人”的书 有“老牛拉车”的方法 成为“牛人” 读心 静听花开 沉静的心态: 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提到的一个故事:阿尔卑斯山谷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 我的个人成长故事 专业成长的10年定律 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不经过10年左右的训练而达到国际象棋大师的水平。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和蔡斯(1973) 艺术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 莫扎特、牛顿的故事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