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一、导语。 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怀疑精神,通过怀疑而明辨是非,从而建设起新的学说。 师板书“怀疑”“学问”,就这二者的关系,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看看作家是怎样阐述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的。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观点及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 2、理解本文论证的层次及过渡句的作用。 3、认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中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就实际生活进行思考,有所疑有所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 。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譬如停滞墨守 腐草为萤塾师大儒 * * 字词 虚妄(wang) 墨(mo)守 譬(p1)如 懒惰(duo) 塾(shu)师 停滞(zh1) 盲(mang)从 颉(jie) 颐(y1) 不攻自破辨伪去妄 腐(fu)草为萤(y1ng) 解释下列词语 虚妄: 墨守: 不攻自破: 辨伪去妄: 流俗: 停滞: 大儒: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荒诞无稽 固执拘泥,不会变通辨别虚假的,去处不合理的。 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停下来,滞留不能进行 儒学大师, 泛指学问渊博的人。 深入研读 速读课文 .归纳总结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本文的结构层次 逐段理解课文 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逐段理解课文 ?1、2段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逐段理解课文 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逐段理解课文 ??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三、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的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逐段理解课文 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归纳中心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 * 阅读提纲A、程颐的话(道理论据)中心论点(1-2):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B、张载的话(道理论据)1、对于传说的话,应当a、国难危急时的口头消息(事)经过一番思考,不应b、三皇五帝(事实论据)怀A、 怀疑是当随随便便就信了。c、腐草为萤(事实论据) 疑从消极与方面辨 学伪主要 2、不论对于哪一本书, 问步骤。哪一种学问,都要“尽信书不如无书”经过自己的怀疑,(道理论据)分论点 B、怀疑是辨别是非。(3-6) 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戴震治学善疑(事实论据)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doc VIP
- 三年级上册劳动人民版雏菊盆景迎重阳教学设计.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清单(记忆版).pdf
- 2025年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低空空域风切变灾害预警与飞行安全协同控制体系研究.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力士乐样本1-液压泵和马达.pdf VIP
- 儿童,颜色,填涂画.docx VIP
-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VIP
- 学堂在线 人工智能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