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国法制史-汉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国 法 制 史 第六章 杨晓萍教师制作 QQ:0 第六章 汉代法律制度 一、立法指导思想 汉初: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宽省刑法的黄老思想 汉朝中后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礼法并用,德主刑辅。 二、汉朝主要法律形式: 律(基本法律--成文法律、单行法律) 令(随时发布的诏令“天子早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如《箠令》、《养老令》等) 科(单行刑事条例,对律令的补充) 比(决事比,可以比照的断案成例。律无正条规定时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条文或同类型案件,源于秦“廷行事”)。 三、汉朝的主要立法活动1.约法三章:刘邦与 关中父老约定“杀人 者死,伤人及盗罪”。2.汉律六十篇 萧何汉初:与民休息,宽省刑法的黄老思想 刘邦 汉高祖刘邦曾与关中父老 “约法三章”。汉王朝建立后, 感“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 于是命萧何参照秦律, 制定“九章律”。 “九章律” 立法指导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约法省禁。即法令要简约,刑网要宽疏。 第二,德刑并用(礼刑并用)。 第三,顺天行刑。即在霜降以后,司法机关开始断狱行刑。 汉律(基本法律)六十篇的构成 《九章律》 , 刘邦命萧何在秦律六篇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既律》(厩律),是两汉的基本法律。 《傍章律》 18 篇,主要是关于礼仪制度。 《越宫律》 27 篇,关于宫廷警卫方面法律 《朝律》 6 篇,关于朝贺制度的法律。 汉朝其他立法 《沈命法》——汉武帝时镇压农民起义之法,以严酷著称。 《酌金律》——汉武帝时为削弱地方势力的立法。违反者“夺爵”。 《左官律》——汉武帝时为打击诸侯王势力而制定的法律。“左官”皆处死。 四 、汉文帝、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汉文帝从法律上废除了肉刑以缇萦上书为起因,公元前167年汉文帝下诏废除肉刑,着手改革刑制。汉文帝从法律上废除了肉刑根据文帝的诏令,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共同议定了修改现行刑制的方案,并得到文帝的批准。其具体内容是:以徒刑、笞刑、死刑分别取代墨刑、劓刑和剕刑。1.墨刑改为髡钳城旦舂2.劓刑改为笞3003.斩左趾改为笞5004.斩右趾改为弃市。汉景帝着手改革刑具景帝时期,进行过两次笞刑改革,内容涉及两个方面。 景帝改革刑具的具体表现第一,减少笞数。第一次将笞500改为笞300,笞300改为笞200。第二次将笞300改为笞200,笞200改为笞100。第二,制定《箠令》。《箠令》规定箠即笞杖长五尺,宽一寸,末端厚半寸,用竹板制成,须削平竹节;笞打部位限于臀部,中途不准更换行刑人。该法令进一步规范了笞刑。文景帝废肉刑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为文明阶段的标志,顺应了历史发展,基本结束了奴隶制肉刑制度。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同时为封建刑制向新“五刑”的过渡奠定了基础。为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尽管改革有缺陷,但是历史性进步意义。 五 汉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一)刑事法律内容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约法省禁:汉初立法的指导思想。即法令要简约,刑网要宽疏。 德刑并用:汉朝武帝时期确立的立法指导思想,强调以德礼教化为主,刑罚 惩治为辅,贯彻先德后刑、德刑并用、礼法结合的原则。 顺天行刑:由董仲舒提出而被汉武帝采纳。主张司法机关在霜降之后万物肃杀之际断狱行刑,以顺应天意。 罪名 ①侵犯皇帝人身、权力及尊严方面的罪名: 矫制矫诏罪、废格诏令罪、大不敬罪等。 ② 危害专制集权统治的罪名: 左官罪、阿党附益罪、出界罪、酎金罪、非正罪。 ③ 镇压敌对阶级反抗的犯罪:首匿罪、通行饮食罪、篡囚罪。 ④官吏渎职方面的罪名 :沈命罪、见知故纵罪 。刑罚死刑(枭首、腰斩、弃市) 徒刑 笞刑 徒边 禁锢(终身不得为官) 赎刑。 定罪量刑的原则(上)A、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秦律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 而汉委是直接按年龄(15岁)来确定刑事责任。B、关于法律时效问题:即法不溯及既住原则。这一原则确立于汉成帝时期的淳于长大逆案。 定罪量刑的原则(中)C、亲亲得相首匿:指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除谋反、大逆以外,可以互相首谋隐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最早提出这一伦理原则的是孔子,将该伦理原则上升为刑罚适用原则的是西汉宣帝。这一原则因其弘扬封建的伦理道德而为后世的封建法律所肯定。 定罪量刑的原则(下)D、先自告除其罪:自告即自首,指犯罪者在其罪行未被发觉以前到官府认罪,可免除刑罚,但“造意”者虽自告也不能免其罪,汉代这一原则在秦律自首减刑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E、贵族官僚有罪先请:汉朝法律受儒家思想影响,一反法家“刑无等级”的传统,将西周“刑不上大夫”的司法特权正式法律化,确立了先请的刑罚原则。即某些官僚贵族犯罪后,一般司法机关不得擅自处理,须奏请皇帝,根据其与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