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32年6月,泰国发生政变。新政府下决心实施以前制定的华文教育政策,规定:在华校中一律办强迫班,对10岁到14岁地学童强迫进行泰文教育;每周上泰文课25小时,华文课程不得超过6小时;华文教师取得教师资格的泰文水平考试由以前的小学三年级提高至4年级,即提高了任职门槛;华文只能作为外语来学习。 1936年,政府又颁布新修订的《民校条例》,规定:华文教员必须具有泰文中学三年级的毕业文凭方准任教,否则须先通过泰文小学四年级水准的考试才可以任教;华校每周教授华文6小时者可获政府津贴。这实际上是以经济手段来达到减少华文学习的目的。但是在此期间,泰国政府因为实行打击华人经济和教员的方针而遭受损失,一度被迫修改和放松华人政策。华文教育得以在夹缝中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华文教育的特点在于一些中学的陆续创办,学生数量也有较大增长。华文中学的发展,巩固了华文教育的基础,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为华人社会培养了一批人才。 1938年12月,栾披汶政府执政。他是反华反共以及与日本亲善的政治家,在外交方面实行亲日政策,对华人则严厉打击和排斥,使华文教育在此遭受挫折。 1939年,泰国政府限令华校每周只教授2小时华文,285所华校被取缔。到1940年,近300所华校均被查封,所有华人学生都被迫转到泰文学校上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泰国因为同日本结盟而沦为战败国。战后对战胜国的中国另眼相看,对开办华文学校有所让步。因此华文教育得以初步复苏,原来被取缔的华校纷纷复办,又新建了一批华校。 1947年11月,栾披汶政府再次执政,华文教育又一次陷入深渊。 1948年5月,泰国政府规定华校必须注册,否则得停课;华校的华文只限一至四年级教授,每周不超过10小时;华校校主和校长必须是泰国人;华校教师须持有泰文考试合格证;华校必须采用泰国编写的教材,不得宣传中华文化;不准新建华文学校;不承认华侨学校,一律改称民办小学。1948年6月,泰国政府逮捕了一批华校教师,华侨中学不复存在,未注册的小学也被迫停办。因此,华文学校陆续减少,1948年只剩下426所。 新中国成立后,泰国实行反共反华政策,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并视华文为社会主义语言而加以敌视,严查华校活动,随意以各种借口加以查封。至1958年,华校已减至185所。 1975年中泰建交,当局对待华文教育的政策未变。1980年规定华文小学初小每周只准上华文5小时,其余年级只准教泰文,华文教育急剧衰落。到1987年华校只剩下125所。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泰国政府开始调整华人政策。由于中泰两国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对华文人才的需求旺盛,华文也不再被视为社会主义语言,出现了华文教育的第二次复苏和发展。 1991年2月,泰国通过了新的华文教育决议,主要内容有:华文享有与英语、日语、法语、德语同等的教育地位;民办学校的华文课程从初小延长至高小;官办中学与大学可以开设华文课程,每年200个学时;不懂泰文的华文教师亦可在华校任教。 上述规定极大地鼓舞了华人办学的积极性,为华文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希望。首先,一批复兴华校的专业团体陆续出现,如泰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教师奖励基金会、泰国中华国际学校基金会、华文教师联谊会等。其次,原有停办的华文学校陆续复办。第三,新办了一批华校,除中学外,还开办了一批大专院校,如华侨崇圣大学、东方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学院、华文师范学院等。 近十年来,在泰国王室诗琳通公主等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政府以积极姿态发展华文教育事业。2005年,泰国教育部一位官员指出:计划在5年内使大约30%的中学生能熟练使用华文。到2007年,泰国全国3000多所公立学校中,设有华文班的有500多所;两国合办的孔子学院2007年已达9所。 新世纪以来,已有20所国立大学、26所私立大学开办了华文课程。有些院校还将华文列为主修课,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为提高华文教师水平以及解决教师紧缺问题,泰国教育部采用了各种办法,如与华人社团合作培养华校教师、与中国合办华校、从中国内地引进汉语教师等,使泰国的华文教育蓬勃发展起来。 汉语文在越南的传播 越南,古称交趾,三国时期改称交州, 故后人常常交趾、交州二名混用。逮至唐 朝,又改称安南,所以人们又常以安南称之。 据越南史记载,秦朝时,交趾人李翁仲(一说阮翁仲),“身长二丈三尺”,“入仕秦朝,至司隶校尉。始皇得天下.使将兵守临洮,声振匈奴。及老,归田卒。始皇以为异,铸铜为像,置咸阳司马门,腹中容数十人,潜摇动之.匈奴以为生校尉.不敢犯”。 翁仲长期在秦为官,且曾攻读书史,于中国文字亦颇精通。其事说明,当时秦国语和中国文字已被个别交趾人掌握。 所谓象郡和安南,今天都是越南领土。秦时将各种罪人发配到那里充军戍守,同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空分车间安全用电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题库与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2024)黔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结构动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重点事项指导目录.pdf VIP
- 月度绩效考核评分表(通用类).docx VIP
- CNAS-CL02-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docx VIP
-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考试题.docx VIP
- 地面、墙面、吊顶施工方案汇总.doc VIP
- 新解读《GB_T 23169-2019发制品 教习头》最新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