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语文版知识精讲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二、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三、知识归纳总结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先秦两汉的文章,世盛称其“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
四、课文分析
(一)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中,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从师的道理。
(二)逐段分析
一 研读课文第一段
1、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4、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二 研读第二段
1、词句辨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 (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 (从师的道德风尚 )
惑而不从师 (老师 )
吾师道也 (学习)
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习)
2、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3、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4、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砭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三 分析第三、四段
1、第三段
简析: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原则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3 3.3 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2)(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化纤后处理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1)课件.pptx VIP
- 氯碱化工工艺.ppt VIP
- 7养老护理员培训-带鼻饲管老年人的进食照料-修改后.ppt VIP
- (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件汇总(全).pptx VIP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血糖生成指数GI-OUHK.PDF VIP
- 兽药GSP现场检查评定标准 .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酒店电子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