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测试:中国古代政治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夏朝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朝代??? B.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C、实行了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 D.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 2.商朝的统治中心位于今天的 A.陕西境内 B.河南境内? C.山西境内 D.河北境内 3.西周的强盛表现在 ①统治区域空前广袤②政治、经济制度较为完备③奴隶制经济有较大发展④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勃兴 A、①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见《左传·桓公五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A.周王室的衰微 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C.分封制的崩溃 D.阶级矛盾的尖锐 5.春秋时期,齐桓公能够确立其在中原的霸主地位,主要是依靠 A.周王室的支持与认可? B,黄河中游各诸侯国的拥护 C.“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 D.较为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6.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统一趋势进一步增强? B.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C.分封制渐趋衰落?? D.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 7.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8.导致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统治的暴政 B.徭役赋税的繁重?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民族矛盾的尖锐 9.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是 A.不给武将实权 B.扩大尚书台权力? C.推行察举制 D.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10.东汉“党锢之祸”的起因是 A.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发展 B.宦官把持朝政 C.军阀割据混战 D.特务统治加强 11.九品中正制的“品”是指 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 B.晶评士人的家世等级? 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 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 1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①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②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③促进了当时的民族大融合,④促成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3.两晋南北朝时,士族的社会地位取决于 A.土地财产的多少 B.政治地位的升降? C、家族门第的尊卑D.军功爵位的高低 14.隋朝实现统一的客观条件中,不包括 A.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周世宗的改革增强了国力? D.陈朝统治日益腐朽 15.隋文帝时进行的重要改革包括①确立三省六部制②废除九品中正制③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④部分推行以庸代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6.唐太宗的政绩中,最受后人称道的是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B.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C、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D.戒奢从简、力倡节俭 17.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电央? C.扩大了各级官吏的采源??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18.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举措有①开始设置进士科②首创武举和殿试③以高官主持科举考试④实行糊名法以防止舞弊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 浊,亦未及武臣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实行更戍法? 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20.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奉行 A.“分散事权”的政策 B.“不抑兼并”的政策?? C.“守内虚外”的政策 D.养兵政策 21.王安石变法时规定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其目的在于? A.纠正科举制度的弊端 B.简化科举考试的程序 C、扩大科举取士的数量 D.严格控制士人的思想 22.辽采取“蕃汉分治”制度的目的是 A.加强辽的中央集权? B.加速契丹封建化的进程?? C、适应辽统治区域内的不同情况 D.维护本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 23.元朝行使宰相职权的政府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 24.元朝的行省制度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元朝的下列行省中,原属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是①湖广行谷②辽阳行省③甘肃行省④云南行省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6.下列对明太祖强化君主专制措施的概括,不恰当的是 A.以集中军权的原则设置军事管理机构? B、按分散地方权力酌办法改革行省制度 C.设置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的特务机构? D、制定、颁布维护君主专制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