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名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VIP

2017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名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阳市2017届高三名校联考 历 史 试 题 命题学校:中江中学 命题人:谢春耕 审题人:谢勇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范围 B. 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 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 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 2.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外,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但对于……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他却只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孔子就是守旧派的典型代表 B.孔子某些思想违背时代潮流 C.作者强调孔子思想的创新性 D.孔子对时代的解释缺乏证据 3.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主体 4.唐代李翱在《复性说》中说:人性本善,圣人凡人,本无差别,只是圣人不惑,不为情欲所累,所以不失本性;而凡人往往溺于情欲,因而丧失本性。凡人只要“妄情灭息”,才能“本性清明”。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发明本心,致良知 C.人性本善习远 D.人人皆可以为圣 5.《文献通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一段描述:“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 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这说明 A.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B.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 C.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和开发 D.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 6.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这一惯例 A. 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 B. 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 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 D. 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 7.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 表2: 经营项目 数量 产量 收入(白银) 稻 30亩 90石 90两 桑 10亩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 125两 家禽 58头 (略) 55两 从材料中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当地商品经济较发达 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 8.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无田无地做买卖,开店铺面要寻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上述引文 A.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 B.据表达方式判断应属于明清时期 C.强调了传统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D.打破了传统中国对“四民”的划分 9.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 表3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集市数 集市数 集市数 直隶 132 527 537 陕西(关中) 143 238 264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459 131 545 205 976 511 广东 / 1270 1959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 A.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B.经济重心的完全南移 C.农产品大规模流入市场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10.清朝雍正时期实行“耗羡归公”。“耗羡”是指征收赋税、交纳钱粮时,对合理损耗的补贴。雍正帝规定“每两加耗五分”,作为政府的正常税收,统一征收,从中提取“养廉银”,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而且其数量大大超过正俸。雍正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以惩贪为名增加官吏俸禄 B.以耗羡归公增加政府收入 C.通过规范税制以澄清吏治 D.征收养廉银代替正常税收 11.“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以来,民间广为流行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这一演变反映了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 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D.大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