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之美数学与人文讲座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称之美数学与人文讲座四 对称之美——“数学与人文”系列演讲之四 对称之美——“数学与人文”系列演讲之四 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2月14日 2011-02-16 这是一位日本画家Ogata Koran(1658年—1716年)的作品,包含了类似函数sin2πx的图像的波,具有某种对称性。 巴黎圣母院墙面的玫瑰窗,有着五彩华丽的旋转对称,令人叹为观止。 数学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很多的答案。一种回答是,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这种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理解现象背后的结构与规律,更确切的说,就是隐含的对称。 既然数学一贯都被认为是理解自然界和宇宙的基本语言,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对称将会在诸如艺术、文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这里,我们讨论几个艺术、建筑和自然科学中的例子,其中将会看到对称的观念起了怎样的关键作用。那么,我们就带着读者,去领略浩瀚文献中所描述的对称及其广泛的应用吧! 什么是对称 根据《牛津字典》,对称是一种结构,使得物体可以被分割成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几部分,或者是物体关于边界和中心的类似重复。 我们要举的第一个例子,也许是大多数中国人最熟悉的,是北京的天坛。试想你沿着天坛的台阶拾级而上,一定会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座沿着道路中轴对称的建筑展现了令人折服的庄严与肃穆,这是反射对称(或镜像对称)的例子。 印度阿格拉的泰姬陵,建于1631年—1643年,是莫卧儿王朝帝王沙贾汉为爱妃泰吉·马哈尔所造。据传当年沙贾汉听闻爱妃先他而去的消息后,竟一夜白头。这座建筑也是沿中心线对称的。除了整体上的对称,局部上也遵循了对称美的原则。 希腊雅典的帕台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438年。无论从前方或侧面看,它都是对称的。而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也体现了一种平移对称。 如果你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走进公园,你会看到争妍斗丽的百花大都是对称的。比如,冬乌头就是旋转对称的。有些花还带有更多的对称,比如大丽花,除了旋转对称,大丽花还有一种由内而外、层次鲜明的对称。多重对称的叠加让花朵更加的艳丽。 巴黎圣母院北边墙面上的巨大的玫瑰窗,有着五彩华丽的旋转对称,令人叹为观止。它建于1163年—1250年,圆面的直径大约是40英尺。 南太平洋的复活节岛上的石雕人像,有的石像重量超过50吨。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这些石像会出现在这个小岛上?在没有现代化起重机的帮助下,这些石像是如何竖立起来的? 在上面的所有例子中,都包含着一个保持物体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其中,有等距群是由相对于中线的反射生成的二阶群;还有是一个由旋转构成的有限群。如果假设物体延伸到无穷远处,那么就有一个无穷的平移变换群作用在其上,并且保持模式不变。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数学上给出一个物体对称的定义,即有一些非平凡的等距作用在其上。明显的,这样的等距全体构成了一个群,并把物体分成了相同的几个部分。 同样的,我们称一个物体是非对称的,如果不存在非平凡等距作用在其上。给了两个物体A与B,如果A的等距群包含了B的等距群,那么我们就说A比B更加的对称。 为了更好的表述这些概念,我们考虑四个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和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明显的,这不规则的四边形不是对称的。同样,直觉告诉我们,圆是最对称的,正方形比长方形更加的对称。事实上,圆的等距群是无穷的,并且包含了正方形的有限等距群,而后者又包含了长方形的等距群。 破缺的对称 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的。虽然人体总的来说是左右对称的,可是这种对称远远不是完全的。每个人左右手的粗细不一样,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更大或更圆,耳垂的形状也不同。最明显的,就是每个人只有一个心脏,通常都在靠右的位置(当然也有极少数人的心脏在左侧)。 不仅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意的打破对称,艺术家有时也会极力地创造出不对称的图像和物体,可是仍然给人以和谐与平衡的美感。 建于1145年的法国沙特尔大教堂。教堂在塔楼以下的部分是反射对称的。同样在局部上也有许多的对称。例如,中间的窗子是旋转对称的。试想一下,如果塔楼也是对称的,那么这座教堂看起来也许就没有现在那么吸引人了。 许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共识,脸上如果有一个美人痔,那么会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如果有两个对称的美人痔,肯定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有时候对称会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出现。比如,建于公元前486年—460年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的西门的三角楣上的雕塑,它的外轮廓(或者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闭包)呈现出反射对称性,并且中线两边的人数相等。可是两边的塑像却有着天壤之别。 破缺对称另一个例子是一幅镶嵌画,讲述的是耶稣发五条鱼、两个饼给五千信徒吃饱的故事。 上面的例子都是反射对称的变体。平移对称的近似也出现在艺术中。例如,在宋朝著名画家米友仁的画中,山峰基本上是呈现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