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掌骨全息针疗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掌骨全息针疗法(附图) 主要刺激区 ?????? 一、常用穴 ?????? 第二掌骨侧的常用穴共六个。 1、头穴 【定位】第二掌骨远心端侧面处。 【主治】头、眼、耳、鼻、口、牙的病症。 2、足穴 【定位】第二掌骨近心端侧面处。 【主治】足、踝部病症。 3、胃穴 【定位】头穴与足穴连线之中点处。 【主治】胃、脾、胰的病症。 4、肺心穴 【定位】为头穴与胃穴连线之中点。 【主治】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道、背等部位之病症。 5、肝穴 【定位】肺心穴与胃穴连线之中点。 【主治】肝、胆部病症。 6、腰穴 【定位】胃穴与足穴连线之中点。 【主治】腰、脐周、大肠、小肠等部位之病症。 ?????? 二、新增穴 1、颈穴 【定位】头穴与肺心穴连线之上1/3与中1/3交界处。 【主治】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道上段之病症。 2、上肢穴 【定位】头穴与肺心穴连线中1/3与下1/3交界处。 【主治】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道中段之病症。 3、十二指肠穴 【定位】胃穴与腰穴连线上1/3与中1/3交界处。 【主治】十二指肠及结肠病症。 4、肾穴 【定位】胃穴与腰穴连线中1/3与下1/3交界处。 【主治】肾、大肠、小肠等病症。 5、下腹穴 【定位】腰穴与足穴连线上1/3与中1/3交界处。 【主治】子宫、下腹、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等部位病症。 6、腿穴 【定位】腰穴与足穴连线中1/3与下1/3之交界处。 【主治】腿、膝部病症. ?????? 诊断法 ?????? 一、方法 ?????? 主要采用按压法。以测患者右侧为例,测试者与患者对坐或对立,用右手托患者右手,令患者右手如握鸡蛋状,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3厘米,肌肉放松。测试者用左手拇指尖在穴位上作垂直按压,略带揉的动作。先以大小适中的压力揉压1~3次,当患者有明显的酸、胀、重、麻感时,宜适当增强压力,此时若出现躲避反应时,则可将此穴定为压痛点。按压时可从头穴开始,依顺序诊断。如检测患者左手,与上述动作恰好相反。 ?????? 二、意义 ?????? 压痛点的出现,一般表示下列三种情况。 ?????? 1、相对应的部位有病症。如头穴压痛,则表明头、眼、耳、鼻、口或牙齿有病; ?????? 2、相对应脏腑有病。如肺穴压痛,除肺部可能有病变外还可能表明鼻或皮肤有; ?????? 3、表明病症在那一侧较重。如右手穴压痛明显于左手穴,可能右侧病症重于左侧,反之亦然。 ?????? 凡是定位明确的病症,其诊断率较高;全身疾病定位不明确者,压痛多不明显。 ?????? 取穴配方 ?????? 一、取穴:一般有三种方法。 ?????? (一)按部位对应原则取穴。如肝、胆疾病取肝穴;胃、脾、胰疾病取胃穴等。具体可参照穴区部份之每穴诊治的部位。 ?????? (二)按同侧对应原则取穴。即在上面取穴的基础上,还应取与患部处于同侧的穴位。如患部在整体之左侧,宜取左手第二掌骨侧穴位。 ?????? (三)按脏腑所主对应原则取穴,也就是按中医理论取穴。如据肝主谋虑,情志精神疾病可取肝穴;脾主肌肉,肌肉病症取脾穴等。 ?????? 二、配方 ?????? 第二掌骨侧针法在配穴上强调少针穴准的原则,即组方的穴位以精少为贵。可采用上述单一或结合两种取穴法取穴配方,但一般不宜超过两穴。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泛控系统,向这个系统从较少的方向输入强的信息可以调动整体对这个信息的较强的响应,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只有取穴准确,才能保证输入信息的可靠性。 ?????? 操作方法 ?????? 一、针具:26~28号1寸毫针最为常用。 ?????? 二、进针法:针刺之前先探寻到压痛点。令患者手自然放松,握空拳竖直放于桌上。常规消毒后,执针在压痛点上沿着第二掌骨侧的桡侧面边缘刺入手心侧。进针时注意针体应与水平垂直,针深0.8寸左右。其中,针头穴宜成30度斜刺。当针到所需的部位时,会出现感应沿桡尺骨向上传导。如无强针感,可变换针尖方向加以探寻。 ?????? 三、留针法:第二掌骨侧针法,一般留针45分钟,留针期间不行针,如针感逐渐减弱,可每隔5~10分钟略转动或提插几下即可。 ?????? 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 ?????? 注意事项 ?????? 一、本法刺激较为强烈,针前宜向患者作充分说明,以避免晕针。 ?????? 二、本法穴位排列较为集中,在取穴时,应将压痛点与穴位的定位一起考虑。做到取穴尽量准确。 ?????? 适应病症 ?????? 第二掌骨侧针疗法,主要用于疼痛性和功能性病症。包括:神经官能症、面肌痉挛、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颈痛、急性腰扭伤、遗尿症、癌症止痛、月经不调、痛经、腰腿痛、呃逆、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胃痉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