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职业技学院2008年自主招生语文学科考试卷(B卷).docVIP

金华职业技学院2008年自主招生语文学科考试卷(B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自主招生语文学科考试卷(B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本试卷答案一概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一律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他认为姚迪在表演上是有一种天然的不愠不火的态度,但缺少了内心思想活动的诠释,拿掉这些小瑕疵(chī),离人物就更近了。 B.许多情况下这些日子的记忆被有意无意地抹(mā)去,或者被其他叙述所歪曲,在社会层面上没有获得它的出身证,就像公共社会里的一个没有被认可的异己者。 C.如果将孔子当作“软实力”,“救世良药”,向全球推广,就不但是一相情愿,而且明摆着是在利用孔子。不但自我膨(péng)胀,也把孔子膨胀了。 D.怀着激动的心情的人大代表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cáo)”。有的用照像机,有的用摄像机,大家纷纷与“鸟巢”合影留念。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王刚同学的解题思路很新颖,又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②现在,学生教辅材料泛滥,一本只有几十页的训练册,居然附有两页纸的 表,这实在令人深思。 ③这些名家自己的作品未必不好, 很精彩, 这所谓的临摹,就真的让你不知说什么好了。 A.简洁 勘误 甚至 而且 B.简捷 勘误 甚至 然而 C.简捷 刊误 不仅 而且 D.简洁 刊误 不仅 然而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自己的历史文明作为自己的死敌,这是多么无知、荒谬和匪夷所思。 B.这似乎在暗示一个幽灵更加寂寞的情状和踽踽独行的迹象。 C.这一组玛祖卡曲根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头万绪的关系。 D.“陈独秀先生之墓”,字体选自古代书法家欧阳洵的字迹拼凑,然后经电脑放大制作,显得莫名其妙,不伦不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上榜慈善家出生地分布上看,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渊源等因素,浙江、广东、福建、江苏是上榜人数最多的地区。 B.这些诗句中,蕴藏着民风、民情、民怨,包含着礼仪、道德、历史,几乎构成了一部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课本。 C.古村落保护的另一个问题是怎样使生活其中的百姓,逐渐享受到现代生活的舒适与方便的问题。 D.尽管是农村的文化保护,还是旅游开发,都离不开科学指导。 5.下面句子中,最适合作“帘外五更风雨冷”的下联的一组是 A.案头三尺笔墨浓 B.蕉叶斜分作砚田 C.云程有路志为梯 D.笔有千钧任翕张 6.下面是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B.①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②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C.①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 D.①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人命危浅,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类各文明在同一时期,大都经历过摆脱神和英雄宰制的阶段,雅斯贝尔斯把这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几大文明都发生了韦伯所说的“哲学的突破”。 自古希腊和希伯来以来,欧洲文化就一直建立在物我两分的基础上,主体与客体、灵与肉形成对立的关系,这种思维产生了外在超越的文化,把超验世界看成是人的终极目的,从彼在的角度去把握此在。在宗教性的背景上,西方文化最终形成了一种史华兹所说的浮士德-普罗米修士气质。可以说,欧洲的整个思想史就是向着彼在这一遥远的地平线进发,随着地平线的后退,不断拓展主体与知识的新边疆。 中国人的宇宙图景则完全不同,从轴心时代开始,中国人对彼在的想象就阻断了。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开创了儒家的实用伦理。庄子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反对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魏晋玄学的“各当其分,逍遥一也”,更是将庄子的绝对自由消解为顺从命运。庄子在他讲述的神话里,曾提到象征时间的儵、忽,他们想要为大神混沌凿出七窍,使它具有人的面目,结果“七日而混沌死”。这一神话隐喻表明,中国文化把混沌视为一个自洽的世界,始终未能将自我与外界截然分开,也未能建立起超验世界,后来的“天人合一”,正是这种混沌文化的理论表述。 宗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反映一个民族对生与死的根本态度。面对人的必死性,道教产生了不同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