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群协调与经济长波(沈宏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集群、协调与经济长波 ——新熊彼特派长波理论述评 沈宏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026)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历史应用两个方面介绍了新熊彼特派长波研究的进展。新熊彼特派不仅在创新集群概念、长波高峰和低谷转折点创新的特征及其引发经济长波的机理等方面,推进了创新长波理论;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长波理论对于直到目前为止的资本主义历史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概括。合理借鉴新熊彼特派长波理论的有益成分有助于长波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新熊彼特派长波理论 创新集群 协调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Neo-Schumpeterian Long-Wave theory. I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such areas as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cluster, features of innovation at top and bottom of long-wave, the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ffecting economy. The history of capitalism also has been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long-wave theory. The author maintains that great success will be achieved with the absorbing of the nutrition of Neo-Schumpeterian Long-Wave theory. Key words:Neo-Schumpeterian Long Wave, Innovation clusters, coordination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趋势发生逆转,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长期发展和结构性变革为对象的长波研究出现复兴。在这次长波理论复兴过程中,兴起了包括比利时学者曼德尔(Ernest Mandel)代表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SSA)(French School of Regulation)(Gerhard Mensch)(Jacob van Duijn)(Christopher Freeman)(Francisco Lou??)、佩雷斯(Carlota Perez)(Alfred Kleinknecht)(Andrew Tylecote)Neo-Schumpeterian)学者,坚持以创新解释长波,不仅具体刻画了创新内涵,揭示了创新周期及其引发经济长波的机理等理论问题,而且以创新长波理论为框架阐释了直到目前为止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推进了熊彼特开创的创新长波理论。 一、资本主义长波的源动力——创新集群 在熊彼特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根本推动力量是创新。每隔一定历史时期,企业家就会引入创新,创新产生的高额利润诱发其他企业的模仿,结果创新扩散开来。该过程具有“创造性破坏”特征,即创新“破坏”原有技术和产业的同时,产生出新的技术和产业。熊彼特认为,创新在时间上不是均匀分布,而是以蜂聚形式出现的,一般每隔50-60年左右一次。他将创新引发的经济增长周期命名为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熊彼特确信作为长波动因的创新呈现出集群的特点,但是关于创新集群的含义则不甚确切,有时意指创新内容的多样性,既包括产品和工艺在内的技术创新,又涵盖组织创新和新市场开辟等;有时又强调创新及其扩散在时间上的非连续性和蜂聚特点。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新熊彼特学派明确了创新集群概念。 门施在《技术的僵局》(197)Bandwagon effects),即基本创新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蜂聚,从而证实了熊彼特的创新蜂聚假说[2]。 这一创新集群思想受到了其他新熊彼特派学者的批评:一是门施的创新集群,仅仅是一系列不相关的基本创新,忽视了各项基本创新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与系统性。在弗里曼等看来,尽管微观主体对于开启创新必不可少,但是不能把创新简单地当作个别的非连续孤立事件进行分析,相反,应该将创新集群理解为由于社会或者技术原因非均匀分布于特定部门的彼此相关的创新产生的蜂聚效应[3];二是没有考虑创新者成功之后超额利润诱发的模仿者的蜂聚而至,从而背离了熊彼特创新集群原意[4]。 弗里曼等认为,创新集群既应该考虑创新的扩散与模仿,又要强调引发和促进基本发明和创新的各种复杂因素,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进步以及社会、管理和组织变迁[5]。一个体现上述诸因素的创新集群概念是佩雷斯提出的“新技术体系”(new technology systems)(new techn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