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守东: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流行款式批判
——以于丹、余秋雨、汪晖为例
作者:张守东
来源:作者新浪博客
来源日期:2010-7-5
谨以此文献给肖鹰、萧夏林、徐晋如、朱大可、陈明远、郭宇宽先生,他们让我在这个“瓦釜雷鸣”的时代犹能得闻“黄钟大吕”悠远但清晰的声音。
网友对汪晖、余秋雨、于丹分别有精彩批判,但还未见有人把这三位结合起来加以批判。我一直在想,完全可以把这三位联系起来去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他们分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们时代思想文化的几个流行款式:于丹代表了不少人对经典任意取舍的态度;余秋雨体现了“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自我抚慰与自我陶醉;汪晖代表了某种流行的“思想”造型:乍一看来博学多识,略一深究则不知所云。他们共同有一种浪漫主义心态:拒绝认真对待经典、文化与思想,刻意回避真正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用戏说代替求真,比如把孔子所说的“小人”解释为“小孩子”(于丹);用抒情曲解历史文化:“为什么在战争平息后一切邀功论赏、荣华富贵的名单中却又找不到余?”(余秋雨);用铺陈驳杂的知识取代慎思明辨(汪晖)。
他们还有一个共性,就是都伴有程度不同的丑闻:或涉嫌诈捐,或漠视人命(于丹听到自己的研究生自杀还照常开会),或有抄袭之嫌。他们对丑闻的回应也如出一辙:都拒绝认错(“我在国外,现在是深夜。……我没有看到文章,手头也没有20年前的著作。”(汪晖))。他们的辩护士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把批评者说成是出于“嫉妒”。
由于汪晖、余秋雨、于丹的旨趣分别代表了我们在解读经典、传承文化、砥砺思想等思想文化方面的流行款式,加上他们还具有以上列举的某些共同特征,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批判。
为了行文方便,我在汪晖、余秋雨、于丹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名之为“汪雨丹”,以下凡是同时提及这三个人的地方,均简称为“汪雨丹”。
一、“鼓捣”“傻傻的”经典
于丹解读《论语》“成功”的秘诀在于把孔子装扮成“傻瓜”又推销给她心目中的“傻瓜”。其实,她推销的是戴着孔子面具的于丹自己。
她虽然没有明说听众和读者是“傻瓜”,但她的“传播学原理”还是透露了这一信息:“我是研究传播的,在传播学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要永远保持它那种特别简单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样子,这才易传播,你把它整得特别深邃的话,就传不出去了。再传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简单、傻瓜。”试想,假如受众不是“傻瓜”,为什么要“永远保持”经典“傻傻的笨笨的样子”?
于丹大概也意识到《论语》“特别深邃”,所以她特别传授了把孔子鼓捣成“傻傻的笨笨的样子”。这等于说她自己也承认她所“传播”的并不是孔子自己的思想。难怪她会把孔子思想的真谛归结为“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很难想像对“礼坏乐崩”持强烈批判现实主义态度、周游列国宣传“克己复礼为仁”、晚年教导学生如何在乱世坚持“成人”、“成仁”的孔子会知道自己思想的“真谛”不过是教人“快乐”。
孔子是如何从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民间教师变成了“快乐的生活”的教主,从而帮助于丹为这个贫富悬殊、司法不公、危机四伏的时代挣扎在底层的民众提供“快乐”的“精神胜利法”呢?原来,于丹为了确保“简单、傻瓜”,“我没备课,就是冥想,拿着杯水,想如何把《论语》里做人的道理匹配点故事,拿张白纸,这边是一主题词,那边是一点小故事,鼓捣到一起。”
经过“这边是一主题词,那边是一点小故事”鼓捣,难怪肖鹰认为她的讲解会有三个错误:第一,于丹讲《论语》,有大量的常识错误,严重曲解了《论语》本文;第二,于丹的讲解,缺少对《论语》的必要尊重,为我所用,牵强附会;第三,以于丹本人的学识,联系现实向听众谈其个人心得无妨,但不当用《论语》为自己做包装。
经过于丹这位传播大师的“鼓捣”,孔子就从以“仁”的精神修复千疮百孔的“礼制”的君子变成了快乐按摩师。事实上,这再也不是孔子自己。这是戴着孔子面具的于丹。这样鼓捣孔子,和1974年把林彪和孔子一起批判,都是把孔子当成工具,而不是聆听他的教诲。
于丹辩解说,她不是在研究《论语》,是在讲“心得”。我想,“心得”也得是在把握原典的基础之上有所“得”吧。“心得”也不能成为篡改经典的理由吧。关于经典的解读,让我们听听业内诠释孔子的公认大师杜维明教授的观点。杜教授“反对太离谱和肢解性的诠释,毕竟,弄懂原意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理解和心得才是个人的事情。” 他还强调,“把书读懂”是基础教育应该完成的工作,“个人见解”是第二步。诚哉斯言。
我们之所以要跟于丹较真,是因为经典的传承乃是一个民族文化事业最基本的工作。毕竟,哲学解释学消解“作者”和原典、张扬读者自己理解的理论只是一种学说,不是唯一正确的学说,不必成为我们对待经典的唯一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精简打印版.doc
- 第三章刚体力学..ppt
- 弟子规全文翻译.doc
- 第三章传感器..ppt
- 张一向答辩论文.ppt
- 张世鸿,张千策,韩豫萍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降解转化的研究进展.doc
- 张世忱-管道应力.ppt
- 第三章分离特性高分子-ok..ppt
- 张书清野外徒步安全常识.doc
- 张丹海《简明大学物理》75安培环路定理.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