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体系讲稿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检验检疫局 讨论的内容 GMP— 良好操作规范 SSOP—标准卫生操作程序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CCP体系 ——一个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HACCP体系 HACCP体系概论 食品中的安全危害 HACCP七个原理 HACCP计划的建立和实施 HACCP体系的概论 HACCP的定义 HACCP体系的起源和发展 HACCP体系的七个基本原理 实施HACCP体系的意义 HACCP的定义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CCP系统是一种评估与预防从生长、收获、原材料、加工制造、批发、销售、食品制备至消费者有关的安全危害为基础的食品控制体系,是控制由食品引起疾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HACCP体系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历史) 发展(现状) 美国(FDA、USDA-美国农业部) CAC(食品法典委员会)《HACCP体系和应用准则》1997 欧盟(93/43/EEC指令、水产品的自我卫生检查) 加拿大(卫生部、海洋渔业署、农业部) 日本(已对约27种食品的HACCP进行了研究) 澳大利亚(检验检疫署AQIS 食品危害控制系统) 新西兰、韩国、泰国 中国 HACCP体系的七项原理 原理一:进行危害分析并确定预防措施 原理二: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原理三:确定CCP的关键限值(CL) 原理四:建立监控程序 原理五:建立纠偏程序 原理六:建立验证程序 原理七:建立纪录保持体系 HACCP的特点 HACCP是预防性的食品安全体系,不是零风险体系 HACCP计划专一特性 HACCP不是孤立的体系 肯定了食品行业对生产安全食品有基本责任 HACCP强调理解加工过程,工厂与官方的交流和沟通 克服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的缺陷 HACCP的理念可以推广 HACCP有助于树立食品安全信心 HACCP针对性强,经济有效 实施HACCP体系的意义 WTO的需要 有利于QS的认证 降低投资风险 提高企业形象 有利于卫生注册 节约管理成本 食品的安全危害 危害定义 可以引起食物不安全消费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因素 危害分类 生物的 化学的 物理的 HACCP中的危害 在HACCP中,“危害”指的是食物中可能引起疾病或伤害的情况或污染。它不包括食品中令人不满意的情况或污染,例如: 昆虫 头发 脏物 腐烂 经济欺诈 不直接的影响安全的违反食品管理标准 食品中的生物危害 生物危害通常指微生物危害,包括: 细菌、病毒、寄生虫 微生物的一般知识 分类(酵母、霉菌、细菌、病毒、寄生虫) 分布(空气、土壤、水、皮肤、头发、动物皮毛、植物 环境(食物、水、温度、空气) 繁殖(方式、速度) 微生物的一般知识 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许多微生物是有益的,甚至是必须的 酵母(面包、啤酒、葡萄酒、发酵饮料) 霉菌(豆腐乳、酱油、青霉素) 细菌(酸奶、醋、味精) 有害微生物通常指 细菌、病毒、寄生虫 细菌危害 是指某些细菌在食品中存活时,通过其感染或中毒 ,可以引起人类生病 感染:吞食带病菌食品,病原体在体内(肠道)生长,引起疾病。 中毒:某些细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过程时,会产生一种有毒的副产品(毒素),引起疾病 细菌分为:芽孢菌、非芽孢菌 常见的几种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 沙门氏菌:急性胃肠炎,死亡率:0.5-1%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胖听并产生肉毒素死亡率:30-80% 大肠杆菌(0-157):急性胃肠炎 病毒危害 什么是病毒 是微生物的一种,和其它微生物区别在于它们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法 生存方式:在食品中不生长,它们不需要食物、水或空气而存活几个月 繁殖方法:感染活的细胞,在寄主细胞内利用其得到的材料进行复制。也就是说:病毒只有进入合适的寄主内才能生长。已经发现150多种病毒, 但只有几种病毒认为人类时合适的寄主。 病毒危害的传布途径 病毒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由排泄物传染到食品中。 携带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可以导致食品的直接污染 污水导致食品的间接污染 病毒传递到食品通常与不良的卫生习惯有关 常见病毒:甲肝病毒、诺沃克病毒、疯牛病病毒、 口蹄疫病毒 寄生虫危害 食品中的寄生虫 寄生虫是需要有寄主才能存活的生物 有几千种,不到100种能通过饮食感染人类 寄生虫生存的两个因素:寄主和环境 污染食品的途径:通过粪便污染的水和食品传递 良好的卫生习惯;人类粪便的适当处理;合适的污水处理;严禁未处理的污水去施肥 绦虫、旋毛虫、人蛔虫 与微生物有关的食品质量事件 比利时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