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六单元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六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一)古诗词积累。(10分) 1、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 。(梅尧臣《鲁山山行》) 3、春冬之时,则 , ,绝巘多生怪柏。(郦道元《三峡》) 4、《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荆门送别》) (二)语言运用(1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①森林正在日益委缩。②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④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6、第①句画线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应改为: (1分) 7、第②句有语病,把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8、第③句画线部分有一个词组成分搭配不当的是: 应改为: (1分) 9、第④句中使用不当的关联词是: 应改为: (1分) 10、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的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了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后,一个笑一个哭。请根据这两位父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信加上标点符号。(4分) 笑:儿 的 生 活 好 痛 苦 一 点 儿 也 没 有 粮 食 多 病 少 挣 了 很多 钱 哭:儿 的 生 活 好 痛 苦 一 点 儿 也 没 有 粮 食 多 病 少 挣 了 很多 钱 11、语文老师陈老师得知李欣同学最近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李欣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不超过50字)(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12——18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12、把《答谢中书书》一文中的缺漏句子补充完整。(2分) 13、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水中藻、荇交横( ) 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四时俱备( ); 念无与为乐者( );月色入户 ( );但少闲人( ) 15、下面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简答。(4分)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两个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18、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但他始终保持着天真淳朴、终身不渝的性格,是个秉性难改的乐观派。你能用他的《浣溪沙》中的一句诗词来引证他的这一性格特点吗?(2分)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阅读《父亲不写信》后完成第19——23题。(20分) 父亲不写信 ①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②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

文档评论(0)

xDpBSTop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