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更新日期:2008-11-27 19:53:53
索 引 号:533423-0095780019发布机构:维西县康普中学教科室发文日期:2008-11-27名 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维西县康普中学教科室 编者按:我县农村中小学的辍学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县“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高,而且还关系到我县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尽管和级政府和各学校已经想尽办法控制大量学生的流失,但是收效甚微。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不断落实,特别是我州“高原农牧民子女生活补助”政策的落实,中小学生辍学主流原因已不是贫困。农村辍学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就我县农村中小学辍学原因及对策作分析。 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根源,中小学生辍学也一样。农村学生非正常辍学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几乎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越是落后地区,问题越严重。 一、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 1.1家庭经济条件原因。目前我县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民经济还相当落后,甚至尚未脱贫,仅能维持日常生活;虽然现在我县中小学生已基本实现免费教育,即使家长让孩子读完初中,也没有能力让孩子升入高一级的学校深造,于是提前放弃了对子女的培养。 1.2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间相互推脱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子女像足球一样你踢过来,我踢过去,缺乏家庭的温暖。 1.3监护人(家长)的思想较为单纯,文化层次低。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支配下,农村的初中教育也曾经红红火火。但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家长看到一些个体户,虽然没有文凭,甚至有些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却能赚大钱。而且不少的学生和家长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艰难的现实,从而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这种错误思潮已开始在农村蔓延,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现在连大学生都不包分配了,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上学还有什么用?而且上学要花不少的费用,得不偿失。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些手艺外出打工,做生意,一年少说也能挣二、三千元,现在知识能值多少钱?只要孩子能算算数,记记帐就可以了。 1.4家庭教育缺失。 有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监管力不从心其中有一些孩子因没有大人管教,导致了贪玩和不爱学习,逐步产生厌学情绪,学习上与同学们的差距愈拉愈大,最后无心学习,以致逃学、辍学。还有一些家庭富裕、文化水平又不高的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随意满足,使孩子养成了好吃、好玩、懒惰的坏习气,学习上不愿吃苦,也不愿受学校的种种约束而辍学等等。 有的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对孩子的态度是“要钱给你钱,要穿给你穿”;或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更有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 2、社会因素 2.1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很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第一、学生之间被打或抢被勒索财物,被盗等屡屡发生,学生缺乏安全感。第二,一些个体业主利欲熏心,不顾有关的法令或向学生出租不健康的书刊,或向学生售烟酒,学生随意进入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网吧、桌球室等场所,以达非法牟取暴利的目的,学生一旦痴迷上这些以后,就会无心学习,经常逃学、旷课,最后导致辍学。第三,农村文化市场上“黄毒”的影响,致使一些学生无心读书,一场黄色录像或一本淫秽书刊都可以使多年的学校教育付诸东流。第四,一些社会腐败现象也对部分家长和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不论是大、中专生毕业分配,还是招工、招干,部分单位不是量才用人,而是搞拉关系、走后门、行贿受贿、以权谋利等不正之风,出现了没才能也能找上好工作、好单位,而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拒之门外的现象,使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事业与前途失去信心,逐渐产生弃学心理。 2.2一些传媒文化也不适合孩子的成长,真正适合中小学生的节目少之又少,暴力、爱情片亢斥视野,青春偶像大行其道媒体从某种方面已经对孩子造成了误导,使孩子过早的成熟。 3、学校因素 3.1教育设施落后 农村从小学到中学,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条件,甚至是师资配置,远不及城市,一天10节课,除了听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课,就是堆成山的作业,在孩子眼中,学校就是一潭死气沉沉的水,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只有枯燥的学习,怒目而视的老师,一成不变的课堂…… 3.2 教师因素 农村师资力量不高,部分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农村学校教师的频繁流动给学生的不良影响,而能够留下来的,多为本乡镇的老教师,要他们适应一日三变的教育教学观念有点难,因此就出现了教师觉得学生难管,学生觉得老师讲得没意思的局面。个别教师教学状况不好,导致学生丧失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