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乐陵连年大旱歉收,官府仍进行横征暴敛。郑庙村农民郑享提出“免粮减税,严惩贪官污吏”的口号,发动抗漕斗争,当即有百余村的2,000余人响应。郑率众三进县城,游行示威,迫使知县任天洪答应免粮减税,并布告全县。李吉(靳家大地主、咸丰帝二品官御马快)的家人西团总与官府勾结,包揽全县粮米地税,与义军为敌,扬言“活捉郑享”。郑又率众击溃西团,将李家宅院全部焚毁。知县任天洪报告急,山东巡抚上奏清廷。次年春,清政府派兵镇压,郑寡不敌众,在济南被害,传首乐陵。后群众勒石立“乐陵县漕米碑”,悼念郑享。1862年(清同治元年)黑旗军宋景诗(捻军一翼)率部由德州转战德平、乐陵。春,英国基督教教士殷森德来乐陵传教,次年建立朱寨子教堂。1866年(清同治五年)基督教会在朱寨子建立医院——“施医院”。从此,西医传入乐陵。1868年(清同治七年)西捻军一部,由东光、连镇、宁津东下攻打乐陵城,不克,遂率兵南去,至黄河受阻又北返乐陵,被地方地主武装击败。1876年(清光绪二年)始设警察局。1882年(清光绪八年)8月,朱寨子教堂“施医院”失火被焚。是年,杨盘(原属宁津县)建义学1年,每年由县拨官地租钱8,400元作延师之费。1883年(清光绪九年)天津、塘沽、诏山教会捐款,将朱寨子“施医院”修复。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起义波及乐陵,城东孙家埝村孙老大、孙重2人与旧县镇史茂永分别在孙家埝、黄夹两地于7月1日率众700余人暴动,口号是:“扶清灭洋”。举义后,将殷家、后仓、于货郎等村教堂烧毁。清廷下令:“保护外人,剿讨拳匪。”从济南调入800名骑、步兵镇压。农民义军与清军激战20余日,最后失败。从此,清军骑、步兵各1个营驻乐陵。7月13日,义和团将朱寨子教堂、“施医院”焚毁。1904年,用“庚子赔款”修复。秋,全县暴雨成灾,大部庄稼涝死。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春,大孙、茨头堡一带发生瘟疫,大孙村1月内死亡10余人。夏,全县雨涝成灾,平地积水盈尺,庄稼减产70%。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朱寨子教会建立女子小学。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撤警察局改设巡官。1909年(清宣统一元年)撤巡警局改设巡官,各区增设巡官副。是年,知县徐寿彭主持,编修《乐陵县乡士志》,共2册8卷。1911年(清宣统三年)县议事会、参事会成立。是年,全县共有高等小学堂1年,初等小学堂18所。1912年(民国元年)4月28日,全县出现霜冻,麦苗全部冻坏,造成严重减产。6月,大雨成灾,平地积水,庄稼涝死,减产60%。9月全县共有知名人士和部分商号、村庄的代表414名,捐钱13,211万银圆,重修学宫,并为之勒石立碑。11月,知县王希贤举行改元会,悬挂中华民国的旗帜。自此,县衙改为县知事公署,知县改为县知事。公职人员脱去清装换上民国制服。是年,建立师范讲习所1处。1913年(民国2年)北洋军某部新防三营营长王云占,带步兵470人进驻乐陵。6月13日,大雨成灾,庄稼淹死40%。1914年(民国3年)县议事会、参事会奉命取消。改巡官制,设乐陵县警察所,由县知事兼任所长。1915年(民国4年)10月9日,县城隍庙赶庙会,突降冰雹,大如馒头,小似鸡蛋。树枝叶被砸光,多人被砸得头破血流。是年,大旱,兼有严重蝗蝻灾害,造成全县庄稼基本绝产。1916年(民国5年)6月,建产乐陵商会。是年,在县城东关建立第一高级小学。1917年(民国6年)先旱后 涝,全县庄稼大部绝产。1918年(民国7年)全县大涝,庄稼大部绝产。1921年(民国10年)新防三营撤走,国民党某军七旅三营十一连来乐陵接防,驻县城西关。本年统计,全县粮食部产3,404.30万斤,人均162斤。1922年(民国11年)3月,茨头堡、杨盘一带刮起特大“红风”,天昏地暗,土层刮走半市尺,成片小麦连根拔起,减产60%以上。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刘格平到盐山、乐陵一带,传播无产阶级革命思想。1923年(民国12年)秋,勖山县杨马连村进步青年王俊峰开始在乐陵北部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秘密活动。1924年(民国13年)春,县在西关建立一所官办“平民医院。”12月,军阀李景林被宋哲元打败,其溃兵由北向南逃窜。过境时,在县城内外烧杀、奸淫掳掠,以此报复宋哲元,给人民造成严重灾难。1925年(民国14年)11月,县知事陈际云奉督办兼省长之令,颁发布告,向全县人民借垫军费5万洋元,月息1分8厘,按每两丁银摊借1元5角,限7日由各路约董、保正催齐解省。12月,津南农民自卫军司令、[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员张隐韬(黄埔军校第一届毕业生),率部在盐山南部乐陵北部进行革命活动。1926年(民国15年)乐陵初级中学建立,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